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解構台灣膠彩畫─透視礦物顏料、動物膠的美麗與虛幻

  • 85
    解構台灣膠彩畫─透視礦物顏料、動物膠的美麗與虛幻
    出版日期: 2011-07-13
    刊登日期: 2011-07-13
    編著者: 高永隆
    頁碼: 44
    裝訂規格: 0
    內容:

    摘要1895年台灣隨著日本殖民文化政策,「日本畫」傳入台灣,改稱為「東洋畫」,取代水墨畫,成為畫壇的新主流。1945年再次的政權轉換,中原水墨又取代了東洋畫,東洋畫沒落幾近消失,到70年代的鄉土運動中,經由膠彩畫的正名,開始再興,正名後的台灣膠彩畫,以礦物顏料及動物膠為理論、創作核心,不斷強調礦物顏料的材質美感及保存性,在台灣畫壇形塑了獨特的繪畫風格特色,引起廣大的興趣與學習,近20年快速發展。本文從礦物顏料及動物膠的媒材性質,分析台灣膠彩畫在理論建構與實際創作之間的真實現象,探討台灣膠彩畫的未來發展性。關鍵字:膠彩畫、礦物顏料、動物膠、水干顏料前言每個畫家都有他自己偏愛的繪畫元素和使用它們的風格,因此這個事實變得易於理解了,它們是畫家存在的一個方面在實踐中得以實現自身的手段。因此,繪畫中的統一性和一致性可以被理解為產生於這一個事實,即畫家創作形式反映了畫家的存在,同時它具有「外在的物質形式」,如他作畫用的材料。它們不僅反映了他的存在,它們也部份地形成了他的存在。繪畫材料和元素的發展同時也是使用它們的畫家的存在發展,與畫家使用材料相關的是,這涉及到畫家身體中的一種手的靈巧以及實際理解力上的發展,實現了一種新的身體表達的模式。 繪畫的基本物質形式是將顏料固著於一基底物上。繪畫使用一定的物質材料來構成畫面,這些材料就要在畫面上產生視覺效果,材料是一中性物質,但當成為繪畫的表現材料時,它就不再是單純的材料本身,成為被知覺的對象,藝術的審美才得以進行,並形成創作作品的特徵與風格。畫家透過材料的展現而顯示其存在,台灣膠彩畫以材料為核心,在礦物顏料與動物膠使用下,台灣膠彩畫成為材料特質最明顯的畫種,以「色彩高雅」、「質感高貴」、「永不褪色」、「可保存千年」等形容描述,形塑了其獨特性及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