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裏町人生:台灣日治時期美術與文學中的後街風貌

  • 85
    裏町人生:台灣日治時期美術與文學中的後街風貌
    出版日期: 2011-07-13
    刊登日期: 2011-07-13
    編著者: 盛 鎧
    頁碼: 4
    裝訂規格: 0
    內容: 摘要
    日文「裏町」(うらまち)(u ra ma chi)是指不靠大馬路,位於小路裡的街區,大約等於中文的「後街」。「町」在日治時期的城市裡頭代表一個街區,而現今對於房屋位置的標示都是依道路門牌號碼為主,沒有所謂街區,但其實直到現在台北市仍有不少這類小路街區(如溫州街一帶),很明顯是日本人留下來的市街規劃。「裏町」給人的印象就是住宅區,較為安靜的感覺。日治時期的美術作品中,以「裏町」或「裏通」(うらどおり)(u ra do o ri,「巷弄」或「小路」之意)為題,或描繪此類街區或巷弄風貌的作品,為數並不少,在歷屆台展、府展常可以見到。台灣舊式城區也常有曲折蜿蜒之巷弄,此種本土生活空間與人文風貌,以及其間鄰里往來互動場景,也常成為藝術家創作的題材。相對於街道或地標式景觀,作為城市面貌之「裏」的巷弄,大致較具本土特色,且貼近於一般庶民生活。同時期台灣文學,亦有作品描寫後街或巷弄的景象。相關議題的探討以及跨藝術的比較,即為本文討論之主題。


    關鍵字:裏町、公共空間、現代性、地方色彩、日治時期

    一、 街道與裏町
    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的《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中,有句名言:「城市之容,變得比人心還快」,形容巴黎景觀變遷之速。台灣的城市的變化亦是如此。日治時期的台灣,自1899年於台北開始第一次市街改正計畫後,全台亦陸續推行規模或大或小之都市更新計畫,使各地城市引入現代都市規劃的方式,進行空間的營造。由此全台各城鎮的街道上也出現新式建築與交通建設,造就出現代城市的景象。生活在台灣的藝術家對此自然不能視若無睹,因而紛紛以城市景觀、街道、廣場以及公共空間中的人群活動為主題,在作品中展現日常生活現代性的一面。 尤其自1927年台灣美術展覽會開辦以來,入選作品即常出現此類之題材,如第1屆台展就有葉火城《豐原一角》(1927)(圖1)與蔭山泰敏《斜道》(1927)(圖2)等畫作:前者是以豐原街道為主題,其中亦有電線桿與洋樓等現代文明事物;後者則以連通台北橋的街道與行人為主題,且出現路燈、汽車以及撐洋傘、著洋裝女子,而台北橋本身亦為兩年前(1925年)落成之新式鐵橋。 與此同時,除了這些呈現城市現代風貌的畫作,亦有許多雖非以街道、廣場或公共建物為題材,卻同樣描繪出城市大街以外人們生活空間的作品,例如第1屆台展中陳庚金《裏町》(1927)與黃振泰《永樂裏町》(1927),皆以「裏町」此種非大路街道之後街為主題。
    在日文裡,所謂「裏町」(うらまち)是指不靠大馬路,位於小路裡的街區,大約等於中文的「後街」。「町」在日治時期的城市裡頭代表一個街區,而現今台灣市鎮,除了偏壤郊區,對於房屋位置的標示都以道路門牌號碼為主,沒有所謂街區這種空間概念。但其實直到現在,台北市仍有不少這類小路街區(如溫州街一帶),很明顯是日本人留下來的市街規劃。裏町給人的印象大體為一般住宅區,較為安靜的感覺,特別是相對於車水馬龍的大馬路。
    在《惡之華》中,對於熙來攘往的城市道路,波特萊爾曾如此形容:「震耳欲聾的街道在我身旁喊叫。」日治時期台灣美術作品中的街道,雖未至使人「震耳欲聾」的地步,但有些仍能使人想見交通往來與商業熱絡的情景,如森部謙《驛前街道》(1932)所描繪之台中車站前的景象,以及郭雪湖的名作《南街殷賑》(1930)當中的繁華街景。相對之下,以「裏町」或「裏通」(うらどおり,「巷弄」或「小路」之意)為題或描繪此類街區或巷弄風貌的作品,確實讓人感覺較為幽靜。但是,裏町意象除了較僻靜之外,還有其他表現或意涵嗎?相較街道的現代性,在藝術家筆下,裏町是否承載更多「地方色彩」的含蓄意指(connotation)?
    此外,台展、府展舉辦期間(1927-1943年),大約也是思想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投注心力於巴黎拱廊街研究之時。儘管台灣與歐洲的城市演變歷程不盡相同,但二十世紀初台灣的城市街道在日治當局市街改正後,亦與班雅明所研究的在奧斯曼改建計畫形塑下的十九世紀巴黎,具有相類似之處,即產生一種現代的城市景觀、城市文化與都會生活的新風貌。然而,日治時期的藝術家是否已明確地意識到自己正面對某種相對恆常不變的古典的「現代性」,即波特萊爾所謂「現代性就是過渡、短暫、偶然,就是藝術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恆和不變」 的情境?換言之,這些描繪或描寫現代街景的創作者,其觀察眼光以及所抱持的審美態度究竟為何?我們知道,班雅明曾以所謂flâneur(漫遊者)的概念來比喻指稱生活於都會並以城市街道及人群為創作題材的現代文學家與藝術家。但是,日治時期的台灣藝術家與文學家真的是用flâner(漫遊)的目光與心境在看待街道、裏町以及身在其間的人群嗎?如果不是,那麼他們的審美態度究竟如何?其觀看視角與意識形態到底如何呈現於作品中?觀看者是否意識到對象所具有的「過渡、短暫、偶然」的現代性?這些都是值得吾人追問並探索的議題,故以下將以台展、府展入選作品中以裏町、裏通或巷弄為題材之作品為主,討論其中的社會與美學的雙重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