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戰後台灣中等學校美術師資培育的主軸─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的歷史發展(1947年〜)

  • 83
    戰後台灣中等學校美術師資培育的主軸─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的歷史發展(1947年〜)
    出版日期: 2010-12-28
    刊登日期: 2010-12-28
    編著者: 黃冬富
    頁碼: 40
    裝訂規格: 0
    內容: 摘 要
    1947年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成立勞圖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之前身),開台灣中等學校美術師資養成教育之端緒。其後歷經藝術學系以至美術學系之演變,長久以來始終為全台中等學校美術師資培育的主軸。本文就其課程結構、師資結構以及教師教學風格、學生之學習情形、師生之互動,以至於培育成果等層面,檢視其63年來,面臨大環境的變革,其歷史演變之發展軌跡。


    關鍵字:師範教育、學院藝術教育、美術師資培育、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美術教育史、台灣美術史。


    前言
    台灣在戰前並無學校的專業美術教育,雖然日治時期從中小學以至師範學校都有圖畫和手工課程,但師範學校僅培養包班制的公學校(小學)師資,到了中學以上學校才有專教圖畫和手工的科任師資,然而這些中等學校師資都不是在台灣養成,當時日本統治的台、日、韓等地區,日本的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是最為正統的中等學校圖畫、手工師資的培育園地,台籍畫家擔任中等教師的廖繼春和陳慧坤等人都是畢業於此。
    戰後台灣的中等學校視覺藝術師資養成教育,肇始於1947年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成立勞作圖畫專修科(簡稱「勞圖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前身);翌年該校增設藝術學系,同時停招勞圖科;至1967年藝術系改名為美術學系, 其間全台灣並無其他第二所培育中等美術師資的大學校院美術科系。雖然台灣在戰後初期以及1968年九年國教實施之初,曾因中等學校師資之欠缺和急需,權宜開放大專院校非師範體系的美術相關科系畢業生,經過修習相當學分之教育科目以及職前訓練之後,仍然可以擔任中等學校的美術教師。 不過此一管道僅施行於師資來源青黃不接的過渡時期,為期都不太長,而且其補修學分或者職前訓練之授課師資,也往往與台灣師範大學密切關聯。因此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堪稱戰後以來半個世紀間台灣中等美術師資養成教育之唯一主軸。直到1993年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和高雄師範大學同時成立美術學系,以及1994年師資培育法頒布以後,台灣的中等學校美術師資養成教育方始邁入一個新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