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人.建築.人─201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後記

  • 82
    人.建築.人─201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後記
    出版日期: 2010-11-09
    刊登日期: 2010-11-09
    編著者: 畢荷莎布(黃紹杰)
    頁碼: 87
    裝訂規格: 0
    內容: 「這個展場好像Lounge Bar喔!這個展場好像電影院!這個展場好像……」,這是我帶著一群未受過建築專業知識訓練的朋友參觀在台灣施作實體模型時說出的感言!儘管漂浮的氣球與地面強烈的線性光帶不斷吸引視線,但這個空間有趣的並不傳述自身的工法或是形式上的獨特性,而是藉由身在此空間中的人們互動來表彰展品的多元化場域,它可以是個交誼廳,亦可以是個起居室。從提案時期我們就堅持著以人為展場主要角色之出發點,打破單一建築的閱讀方式,回歸藉由使用者的活動自我定義出對空間的詮釋,讓進入空間的使用者經歷一場重新認知的建築感官之旅。順應此脈絡的論述回應2010年雙年展總策展人──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指定「人們相遇於建築」的展覽主題。建築轉化成為人與人之間互動的觸媒,模糊化的領域界定在使用者介入下也賦予展場不斷在變化的機能與面貌。

    發展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在展覽期間強大的資訊流下,台灣館反其道而行的提供一種休憩歇息的空間,參觀的人們不需靠著視覺與文字的閱讀去了解展品,而是藉由休息的行為與身體直覺意識去成為展品的一份子。氣球的特性是軟,而最早的想法是用 「軟」 包覆整個普里奇歐尼宮展覽館,企圖使參觀者將鞋脫掉進入空間裡,因為軟硬舖面的交接使參觀步調減緩,而空飄的氣球原是數量高達600多支的漂浮氣柱,隨著使用者的拉動有不斷形成的小空間,小空間與小空間的重疊不斷分割大空間,展場在不同時刻都有著不一樣的氛圍,這是早期讓團隊很興奮的想法,但是經由館內指導委員以及黃館長的建議之下而有更精準而巧妙的做法,於是轉化為高高低低的地面幾何形,讓使用者直覺性的去圍塑場域,或是組織展場。而另一個讓我們更興奮的想法是將展場延伸至普里奇歐尼宮戶外,“Take a break”不應局限於室內,而是結合陽光、空氣、風等等的發酵,這樣的發想確實讓我們心中雀躍了一整晚,而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是展場與威尼斯當地的限制,使我們進而尋求另一種與自然接軌的休憩──旅遊,藉由搭乘鐵路環繞台灣一周拍攝所記錄下來的影像,忠實呈現了台灣從都市到鄉村的人文地貌,而這一個動作卻是一種使用時間來定義台灣的方式,我們運用了兩個投影幕去播放著列車左右兩面鏡頭下的台灣──海岸、稻田、蚵田、山嶽、聚落、都市……。使展場內的觀賞者透過投影幕猶如置身於環繞台灣的列車之中。威尼斯雙年展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藝術節,也是一場藝術界的嘉年華盛會;其中的建築雙年展作為一個世界性的重要建築事件,本身就是前面論述中所提到的快速流動的代表性場域。在雙年展的這段期間,絡繹不絕的媒體、記者、學者、專業人士以及參觀遊客瞬間湧入,將使威尼斯頓時變成一個不論是資訊、文化、金錢或者人潮都極度高密度而且快速流動的場域。因此,本次策展的構想,不僅不希望展覽本身與原有的這種特殊場域的關係切割,相反地,還企圖以雙年展活動本身作為普里奇歐尼宮展覽館的展出主題的重要參考系。在這次的展覽中,我們不僅想完成一個成功的展出,更大的野心是想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如此高密度的展覽場域之中,創造出一種異質的觀展速度。正如同我們並不想以單一價值觀來批判工業革命後的效率及快速的生命觀,而是企圖反思在其發展至極致之後所衍生浮現出的另類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