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異質空間下的文化差異

  • 82
    異質空間下的文化差異
    出版日期: 2010-11-09
    刊登日期: 2010-11-09
    編著者: 曾瑋
    頁碼: 77
    裝訂規格: 0
    內容: 台灣在歷經解嚴、後現代、全球化與政黨輪替,在九○年代中不論是電影、小說或是一些藝術創作中的都市生活經驗變成最主要呈現的共同經驗。而且這個經驗的內涵卻又是在全球化的後現代都市空間中,急速電子化、擬像化、又充斥著各種次文化的傅柯所謂的「異質空間」(heterotopias)的觀念,從後結構主義的觀點去檢視都市空間的社會意義。他發現都市空間非僅是單一的實體地點,而是許多不同地點,以及對於這些地點所作的各種互相競爭甚至對立的文化再現的總和。所以都市空間永遠也都是都市空間他者的反射。一如都市的異質空間,尤其是後現代社會中逐漸全球化的都市,成為國族史與國家身分認同建構的難題,九○年代的台灣的藝術創作則透過對於台灣後現代都市空間的呈現告訴觀眾,台灣也已經不是想像中的台灣。

    正因為台灣的都市化與都市的全球化,台灣建築創作者在九○年代大舉轉向探討都市主題。他們試圖在紛擾而疏離的都市生活中尋找過去的歷史與空間的意義。在國民政府初來台時以「國族、法統」為出發點因此引介出來了類似國父紀念館的大中國式樣的公共建築,解嚴後台灣的都市空間又受後現代的影響充滿了商業符號,在政權轉換後以台灣為主體的建築空間符號的操作更是層出不窮(如城鄉風貌與農村再生方案等等以下而上的案子);因而綜觀台灣都市的發展過程,歷史在台灣的(都市化)發展中斷裂,而彷彿活在時間之外的都市空間則是異質而且抽象朦朧。當過去的歷史與當下的生活被阻斷,眼前的空間又沒有新的國家歷史敘事賦予其意義,台灣的意象一直以一種淡淡的鄉愁被再現著。所以目前幾乎已經成為共識的論點是:提供了有別於中國歷史與文化傳統的生活經驗與人民的記憶,包括殖民經驗以及建構台灣獨立的國家主體性的素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