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家‧國‧童話—論陳澄波《嘉義公園》(1937)象徵意涵

  • 82
    家‧國‧童話—論陳澄波《嘉義公園》(1937)象徵意涵
    出版日期: 2010-11-09
    刊登日期: 2010-11-09
    編著者: 江婉綾
    頁碼: 40
    裝訂規格: 0
    內容: 摘要

    1937年的《嘉義公園》有大、小兩個版本,較大的那張現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又名《嘉義遊園地》,從兩畫視覺構成的諸多雷同處,可知《嘉義公園》虛實交錯的場景與物件配置是畫家精心設計的結果,卻未見論者多加著墨。雖然畫中指涉的地景仍具有可辨識性,但僅以「地方色彩」的土地認同觀,似乎不足以說明畫家琢磨物像與構圖的獨運匠心。因此,本文將從兩畫交集的視覺元素出發,利用圖像學研究法(Iconology),比對畫面出現丹頂鶴、鳳凰木等物件的寓意,進而援引諾克林(Linda Nochlin, 1931- )、馬庫色(Herbert Marcuse, 1898-1979)等人的藝術理論,探究國美館典藏之1937年《嘉義公園》的象徵意涵,以闡釋童話美景背後可能埋藏的訊息。

    關鍵字:陳澄波、嘉義公園、丹頂鶴、鳳凰木、地方色彩、烏托邦

    一、前言:兩張相仿的《嘉義公園》

    陳澄波(1895-1947)的繪畫以飽含炎方色彩與家國情懷聞名,筆下同時兼具感時憂民的入世精神與樸拙、純真的奇想逸趣。根據顏娟英的研究,陳澄波晚期的成熟作品出現在1934-1935年以後,陳澄波1933年自上海返台定居, 先前作品的中國山水情調隨之轉化,面對熟悉的故鄉,令他更能精確捕捉空間的人文質素。顏娟英提到,1937年出現的兩幅《嘉義公園》(圖1、2),畫風已由敘事性的寫生筆法「濃縮成象徵符號的有力作風」,畫裡公園宛若童話世界,充滿原始神秘的生命力。 延續顏氏的觀點,蕭瓊瑞進一步指出:「陳氏對中國繪畫的思考,隨著他的離開中國大陸而結束,返台後的陳澄波,作品重新呈現他對故鄉台灣風土人情的深刻體驗。1935年的《淡水》和1937年的《嘉義公園》可視為代表之作。」 蕭瓊瑞認為《淡水》(1935)與《嘉義公園》象徵陳澄波鄉土關懷的兩種面向:《淡水》傳達強烈現實感,《嘉義公園》恰與之相對,是畫家對故鄉的理想形塑,並且反映陳澄波天真爛漫的性格特質。

    顏、蕭兩人都觀察到《嘉義公園》在形式上的特殊性,對於1937年《嘉義公園》具有的象徵色彩,前者將之置入風格發展的架構下討論,後者把它與陳澄波內在的文化認同、性格特質相連結。然而,1937年的《嘉義公園》有大、小兩個版本,較大的那張現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又名《嘉義遊園地》,畫面尺寸大約是另一幅的兩倍,右半部的遠景增加婦女、小孩、拱橋、日式燈柱等元素;即便尺寸、敘事內容都不一樣,但是兩畫的視覺構成仍有諸多雷同處,卻未見論者加以探討,例:兩張《嘉義公園》皆從同一視角取景;兩圖前景右側的白鵝有類似的曲頸姿態,丹頂鶴俯身覓食的描繪也幾乎一樣;都刻意讓鳳凰木的枝葉由中心蔓延至畫面周圍,甚至丹頂鶴(居於畫面左方者)與其上方樹葉之間的相對位置也相仿。將兩畫相較,讓人不禁好奇:為什麼陳澄波要作兩張形式雷同、連禽鳥動作都一樣的畫?小幅的作品是為了大型畫作所做的習作嗎?還是同樣的元素重複運用?由於兩張畫作都沒有細標創作日期,無法斷定畫作生成的先後次序,但是從兩畫構圖相吻處觀之,可知《嘉義公園》的場景與物件配置應別具用意。畫中指涉的地景具有可辨識性(identifiability),但僅以「地方色彩」(Local Color)的土地認同觀,似乎不足以說明畫家琢磨物像與構圖的獨運匠心,也難以交代觀者為何會在具象畫面感受象徵性或反現實的感受。因此,本文將從兩畫交集的視覺元素出發,借用藝術史學的圖像學研究法重讀1937年《嘉義公園》,以期找出童話美景所埋藏的「美學——政治」關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