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理想風景的追尋之二─從十八世紀英國如畫美學的觀點談地景藝術的劇場性

  • 81
    理想風景的追尋之二─從十八世紀英國如畫美學的觀點談地景藝術的劇場性
    出版日期: 2010-10-25
    刊登日期: 2010-10-25
    編著者: 莊育振
    頁碼: 80
    裝訂規格: 0
    內容: 摘要

    本文延續對理想風景(Ideal Landscape) 的探索,從十八世紀英國如畫美學(the Picturesque)的觀點探討二十世紀地景藝術(Land Art)的劇場性特質,以及其劇場性特質對於二十世紀末當代藝術的影響。「理想風景」為源自文藝復興的十七世紀風景畫的潮流,著重於自然風景中所鋪陳的敘事性的古典人文內涵,目的在於創造出一個畫中的理想烏托邦。此一理想風景的理念在十八世紀影響了如畫美學的誕生,影響所及舉凡繪畫、詩歌、戲劇與庭園造景,甚至於旅行都深受其左右。在十九世紀,理想風景的理念除了持續影響透納等自然風景畫家與畫境攝影(Pictorialism)之外 ,透過景觀建築(Landscape Architect)在北美洲的興起,持續的將如畫美學的傳統延續。本文探討此一劇場性特質的空間美學如何持續在二十世紀產生影響,重新詮釋二十世紀的理想風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戰後極簡主義藝術由「物體」(object)為中心,轉變到以「物體情境」(objecthood)為中心的創作方向,換而言之,藝術欣賞的焦點由作品本身轉移到以觀眾身體經驗的「情境」為主體。隨後,劇場性的空間美學透過美國「地景藝術」(Land Art)再度被重新詮釋並表現在藝術創作之中。地景藝術雖然發展時間短暫,但卻對當代藝術的劇場性特質產生了持續性的影響。本文將對戰後藝術創作空間觀念轉移的劇場性,作歷史發展脈絡的探討。

    關鍵字:理想風景、如畫美學、物體情境、劇場性、地景藝術


    在二十一世紀多元發展的當代藝術表現形式下,當我們走進任何一個當代藝術的展場中,觀眾通常所面臨到的往往不見得是愉悅的藝術欣賞,而經常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尷尬。尤其是在面對所謂裝置藝術或是多媒材的雕塑作品時,未受過專業藝術教育的觀眾常有不知從何「看」起的苦惱。雖然,在所謂後現代主義的觀點之下,並沒有所謂解讀藝術作品的唯一管道,詮釋權也已經不再掌握在創作者的手中,但是對大多數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觀眾來說,面對當代藝術作品猶如閱讀無字天書一般困難。其實,要解決這個觀看的窘境並不難,我們只要將大眾對於藝術的欣賞從知識的理解導引成為身體感官的體驗,如此或許可以迎刃而解此一對當代藝術疏離感的困境。所謂身體感官的體驗,便是劇場性特質在當代藝術中的展現,這是二十世紀戰後藝術發展,尤其是雕塑發展,最本質性的轉變。然而,此一論述在國內並無太多探討,本文將試圖用歷史發展的觀點來探討其發展的哲學思考脈絡。

    本文將從歷史發展的脈絡,探討中國空間美學對於十八世紀如畫美學的影響與十九世紀北美洲景觀藝術發展中如畫美學的傳承。其次,再探討如畫美學的場性特質對於二十世紀中期雕塑創作理念的重要轉折,與其影響到極簡主義的空間體驗美學。最後,由地景藝術的產生回溯其十八世紀如畫美學的根源,與其劇場性的特質的展現對於當代藝術的影響。本文之探討核心議題,主要關鍵在於了解二十世紀雕塑發展的歷程中,創作的主體由物體轉換成以物體情境為主的方向,而觀眾欣賞的焦點則不再圍繞在雕塑物體本身,轉變為以觀眾身體經驗為主體。觀眾如何以身體的經驗取代純粹視覺上的閱讀,是二十世紀末當代藝術的最大轉折,而這些轉變背後的哲學思考與中國傳統的空間審美觀,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連結。

    就空間美學與歷史的觀點來談,中國空間美學對近代西方藝術至少曾經產生兩次重要衝擊。 第一次發生在十八世紀時期的英國,當時中國園林美學及造園技巧透過西方學者有系統的詮釋成為十八世紀「如畫美學」早期理論基礎之一。 「中國園林」的具體影響所及在藝術創作上產生了在當時被視為「純藝術」的「英國式自然風景庭園」(English Landscape Garden)。 第二次東方思潮的引進源於戰後時期,西方對物質化傳統的質疑使得東方文化傳統得以在西方世界倡導。此一空間美學觀點稍後繼續透過六○與七○年代「地景藝術」的興起而被重新詮釋,「如畫美學」中以觀眾身體經驗為主體的空間觀,隨著戰後東方思潮的興盛產生了第二次的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