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鄉土美術的質與量

  • 107
    臺灣鄉土美術的質與量
    出版日期: 2017-01-01
    刊登日期: 2017-01-09
    編著者: 謝東山
    頁碼: 5
    裝訂規格: 0
    內容:

    摘要


    1970年代,文學的鄉土運動解放了創作的限制,美術方面則因為鄉土題材早在日治時期即已存在,題材若無關政治議題便不是禁忌。反之,因鄉土運動的推動而使美術界,為了表達更深入的描繪鄉村景觀和民俗風情,採用照相取材手法,增進畫面的真實感與審美趣味。照相寫實後來成為臺灣美術史的一種表現手法,並在1970年代之後成為某種特有風格。在討臺灣鄉土美術的歷史意義問題上,媒材、形式、題材、內容構成創作思想的四大議題。媒材由於它的專門性質,很少研究者觸及,題材與內容則已受到廣泛討論,而形式問題到目前為止並無深入的探索。四十年過去,人們逐漸體認到,流行的議題如鄉土美術,終究只是歷史現象,事過境遷沉澱下來,飽含人文意義的事物不多。


    在這些不多的美術史遺事中,重要的不是人們曾經為臺灣美術做過什麼,而是最後留給歷史的啟示是什麼。若說到鄉土美術運動的成就是不凡的,那麼,它最終是創作形式的改變。歷史不斷地轉變,古人相信歷史在走向至善,現代人承認歷史的前進是辨證的統一。鄉土美術形式上的改變可能只是現階段的定在(Being Determinate),它仍有可能產生使臺灣寫實繪畫具備名實相符的實在性。從文展、臺展、府展到省展等類型的繪畫風格發展過程中,70年代改變的是創作風格,以及這些風格所帶來的整套創作邏輯。本文試著分析鄉土美術運動所形成的藝術規則,以及從此規則所畫定的形式矩陣中,探索臺灣當代學院派繪畫的創作理念根源。


    關鍵字:超級寫實主義文展外光派學院主義風俗畫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