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連結山海水土」 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 蓄勢待發 (新聞稿)

  • 發佈日期:2018-05-04
  • 點閱次數:3633


「連結山海水土」 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 蓄勢待發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今(4)日上午11時,於文化部南海工作坊舉行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活在宜蘭:連結山海水土」(Living with Sky, Water & Mountain: Making Place in Yilan)行前記者會,由文化部楊子葆次長主持,田中央工作群代表黃聲遠建築師及策展人王俊雄,營建署吳欣修署長、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蕭國君代表、外交部歐洲司辛繼志專門委員、華碩電腦林宗樑全球副總裁、本屆臺灣館評審委員黃健敏教授與紀錄片導演林國樑等皆到場出席助陣,預祝臺灣館此次展出順利成功。

201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即將於今(2018)年524日起於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開展。文化部楊次長表示,建築是一項獨特的藝術,因為人可行居於內,而能帶來直接的幸福感,黃聲遠建築師與田中央工作群的作品強調人與土地及環境的連結,更是為幸福做了另一種解釋。他很高興能藉由「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將臺灣優秀的建築團隊引薦給國際,讓更多國外建築專業者和媒體看見臺灣,理解臺灣是如何梳理山海水土彼此的緊密關係並實踐。蕭館長則說,深耕宜蘭二十多年的黃聲遠與田中央作品,提供民眾親和的公共空間及安身立命之所,實踐了「真正的自由,不是離開,而是可以選擇留下」的真義。本次參展將把整個臺灣建築元素與自由思維帶往國際,意義非凡。

蕭國君代表說,臺灣幾乎是從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創辦之年便參與其中,每屆均提出受人矚目的作品,今年臺灣參展內容也非常契合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命題「Freespace」。營建署吳欣修署長提到,近年建築界的思維從建築物凌駕土地之上翻轉為建築物與環境的融合,透過建築讓人與環境、生活變得更美好的理想,在當前都市化的發展趨勢下其實難度很高,但田中央工作群卻透過不同的建築設計思維來實踐,讓宜蘭這塊土地發生了多大大小小的改變,也讓人感受到建築也是一股可以改善人和土地環境之間的力量。黃健敏委員則強調,參展團隊的作品與社造及在地經營有很大關聯,本次主題「活在宜蘭」也強調了地方性,精彩可期。本次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獲得許多個人及民間的贊助;贊助單位華碩電腦林宗樑全球副總裁認為,團隊與華碩的共通性在於把人作為核心,也展望未來能有更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

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將於524日起預展並舉辦開幕,並在524日至527日期間舉辦多場國際論壇及國家館交流活動。策展人王俊雄強調本次策展著重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黃聲遠也說,目前田中央工作群的成員都還在不同工作崗位打拼,感謝各界的攜手合作,也感謝臺灣這塊土地與人民的連結,讓生長於上的團隊都能夠茁壯成長,也更有機會讓世界看到。雙年展期間將策展人與團隊將與展覽顧問芬蘭建築師Juhani Pallasmaa及諸多建築設計專業者一同談論並分享臺灣建築經驗,臺灣館也將與愛沙尼亞、日本、土耳其與德國等國家館合作舉辦國際論壇,邀請印尼、新加坡及菲律賓等建築領域專家,暢談東南亞現代建築設計,活動相當豐富。

201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將於524日至1125日於義大利普里奇歐尼宮展出,展現臺灣當代建築現況與國際交流盛況,邀請臺灣大眾踴躍關注。開幕、展覽與活動詳情請參照國美館官網www.ntmofa.gov.tw

 

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活在宜蘭:連結山海水土」

  • 展覽時間:2018524日至1125
  • 展覽地點: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
  • 展覽承辦人:林曉瑜、何宗游 (04)23723552 #304#308
  • 新聞聯絡人:國立臺灣美術館 王奕尹、郭純宜 電話:(04)2372-3552 #133336

            蔚龍藝術有限公司 吳宣頤 (02)25506775分機2014

 

開放時間:週二~五 09:00~17:00,週六、日 09:0018:00,週一休館

    址:40359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二號

服務電話:(04) 2372-3552

 


附件一

 

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 〈活在宜蘭:連結山海水土〉

 

  • 策展主題

活在宜蘭:連結山海水土

 

  • 策展概念

回應201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主題「Freespace」,臺灣館提出:建築可以改變一個地方。參展團隊田中央於宜蘭耕耘20多年,其宜蘭經驗,提醒了一個重要、但常被建築師忽略的向度:如何營造出讓人安居的生活場所?宜蘭位於臺北都會區的東北方,為臺灣典型的都會中半都市、半農村的地區。近幾十年來的都市化過程,使得地方被侵蝕,社區瓦解,人與人之間失去了牢固的鏈結,最終失去歸屬感。在這過程中,營造地方( Making Places)成為宜蘭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也是宜蘭自然條件和人的生活長久互動的結果。

 

地方是人們與他生活的環境之間互動的結果。營造地方不僅是實體的空間建造,更重要的,是創造人與人以及人與環境之間關係的鏈結。田中央將自己視為居民和建築師的聯合體,包辦這些地方營造案子的構想、發起、空間內容的規劃、談判和協調等。不但強化現有活動,且引進新的城市活動,梳理了既有城市架構,改善行人的安全,發掘出城市被遺忘的歷史,亦展現了呼應城市歷史的城市元素。在此展覽中分成三個部份來論述:

  1. 凝聚記憶:與時間作朋友。
  2. 設定基準:大棚架做為地景參考線。
  3. 重回大地:記住身體,忘掉時間。

 

田中央的設計使得所有邊界與介面都無法被辨識,新與舊完全融合在一起,彷彿一切皆是自然形成的結果。這讓人想起斯洛維尼亞建築師Jože Plečnik (1872-1957),改變他的家鄉盧比安納(Ljubljana)的結構與人們閱讀和經驗城市的方式,設計微小而影響強勁。這些設計都是在對於建築的歷史和經驗有微妙的理解後才能做出的修補與城市改造。

 

在當今消費主義的世界裡,建築的自主性受到完全的功能主義或完全的美學主義這兩種相反力量的威脅。前者將建築變成實際合理解決功能問題的專業;後者則將建築作為製作膚淺的視覺感受。然,建築的任務應是強化我們對現實的感受,體現現實的詩意,進而使人感受到我們所立足的空間、時間和文化的持續感。田中央的建築不但將建築往新的面向擴展,也同時衍續臺灣的傳統,更整體強化建築本身的永恆。

 

  • 策展人簡介

王俊雄(1963-

臺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長、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

著有「中華民國與建築:百年發展歷程」、「國民政府時期南京首都計畫之研究」、「國民政府時期建築師專業制度之研究」、「把現代建築洗出來─洗石子與臺灣建築現代性」等論文,並與徐明松合著《粗獷與詩意: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與王增榮合著《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和與張樞合著《臺北原來如此》,與王增榮合編《2014實構築》等。曾任《臺灣建築》雜誌總編輯,並曾參與策劃「OPTOGO米蘭世博外帶臺灣館計畫」。

 

Juhani Pallasma1936-

芬蘭知名建築師、建築思想家/評論家

建築觀點源自於幼年在農場簡樸的生活經歷,以及受「北歐設計之父」的芬蘭建築大師 Alvar Aalto影響,其作品與理論著重統一感官體驗及觸覺的重要性上,並透露出潛在的地域性特質。

多年擔任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及評委會主席,歷任芬蘭赫爾辛基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教授,美國華盛頓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著名高校兼職教授。出版專著和作品集超過40部,並以超過30種語言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出版。

 

  • 參展團隊簡介

黃聲遠(1963-

臺灣東海大學建築學士,美國耶魯大學建築碩士,早年曾於Eric Owen Moss Architects擔任Project Associate,回臺灣前於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任教。

堅信建築的根基是紮在真實的生活上,但生活最真實的狀態,卻非物理驗體般固定不動,而是無時無刻變化。因此,這精確的認知本身,卻潛在地指向不精確的或變動的狀態,這就是黃聲遠與後來成形的田中央創作的特質。

 

田中央工作群

同時是居民和專業者,選擇在臺灣宜蘭,是因為那裡有一股難言的悸動,支撐他們擺脫所有束縛,放心的從自己的生活起航、探索、作。他們的空間想像如藤蔓莖脈葡爬於宜蘭小鎮與鄉野,沒有必然的主要空間,也不必急著用答案來限定未來的發展;只要提供足夠的養分,更多的想像力就可以蔓延、連結、開放,長出不同的枝節,拓展出更多的空間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