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三輯新書發行

  • 發佈日期:2019-10-23
  • 點閱次數:3364

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三輯新書發行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美館)今日為新發行的《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三輯舉行發行記者會,由文化部蕭宗煌次長主持,國美館林志明館長、審查委員蕭瓊瑞、王志宏、簡榮泰,專書主角翁庭華、何慧光及公子何彥勳、黃季瀛、徐仁修、攝影家後代劉真如(劉安明之女)、郭翰(郭英聲之子)、多位攝影家前輩簡永彬、莊靈、張照堂、潘小俠、黃伯驥,叢書作者陳韋鑑、陳亭律、林怡秀,以及多位知名攝影界學者、藝評家等均出席,實為攝影界一大盛事。文化部蕭宗煌次長表示,歷史家以史為鑑,攝影家卻以鏡寫史,透過攝影術紀錄土地與人民等風貌,呈現多元面向。他也期待《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能透過有系統的建置,呈現臺灣攝影的完整面貌,也提高民眾對自身土地與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國美館林志明館長則說,《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一輯及第二輯由國立臺灣博物館承辦,國美館很榮幸接手進行這個攝影界的大事,期透過叢書的出版,以及即將在明年開始試營運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規劃,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以及教育推廣的媒介,落實各界期盼。

《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三輯全套六冊,包括《劉安明》、《何慧光》、《翁庭華》、《黃季瀛》、《徐仁修》、《郭英聲》等六位攝影家專書,題材、風格各自不同,呈現出攝影在紀實、肖像、專題報導、商業攝影、生態、心象等豐富的面向。評審委員蕭瓊瑞強調,攝影家的作品為我們保留的祖先的足跡,透過作品能更認識臺灣的風土與民情。也展望《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的規劃與出版能持續進行,讓攝影成為臺灣人共同的資產。

一生追求「純真之美」的劉安明(1928-),以紀實之作敘說屏東鄉俗風土人情,捕捉臺灣農村過渡至都會時期的珍貴縮影;何慧光(1929-)自幼追隨父親於臺中開設人像寫真館,擅長以打光、暗房、修圖技巧,創造唯美摩登的肖像,並洞燭機先,開創婚紗攝影事業;翁庭華(1934-)受美國紀實新聞攝影家尤金‧史密斯作品啟發,長年致力於孩童、東北角海岸、九份礦坑等地的專題攝影,數十年如一日;晚期為圓夢而赴日鑽研沖印技法,將都市地景轉化為獨特的抽象風格。黃季瀛(1934-)畢生擔任小學教師,閒暇捕捉校園孩童容顏,退休後仍筆耕攝影專欄,成為年輕創作者的啟蒙;創辦荒野保護基金會的徐仁修(1946-),以鏡頭深入人跡罕至的雨林與蠻荒,宣揚生態保育意識;郭英聲(1950-)作品以超現實意象構築內心風景,早年曾為雲門舞團留下紀錄影像,更結合攝影與時尚創作,享譽海外。

《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以傳記體裁呈現攝影家生平故事與追求藝術的歷程,串連起臺灣攝影多元發展脈絡,是落實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政策的重要成果之一,自106年推出第一輯以來,今年已出版第三輯,累積了十八本攝影家專書,為臺灣攝影文化資產保存及推廣持續扎根。期盼透過《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的持續出版,帶領社會大眾進入攝影家的視野,品味臺灣的文化記憶,喚起對自身文化與土地深刻的理解與共鳴。

《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三輯新書

  • 業務承辦人   張雅茹 電話:(04)23723552 #351

  • 新聞聯絡人左右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張欣宇 (02)2781-01111#204/0911-158794國立臺灣美術館http://www.ntmofa.gov.tw(1081112日起週二~五、日 10:00 - 18:00,週六10:00 - 20:00,周一休館)服務電話:886-4-23723552

  1.    址:403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
  2. 開放時間:週二~五 09:00~17:00,週六、日 09:0018:00,週一休館
  3. 國立臺灣美術館 / 王奕尹、郭純宜 (04)23723552 #1333360932003577


附件 《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三輯簡介

一、《臺灣攝影家:劉安明》馬國安

  劉安明,1928年出生於屏東海豐。祖父是萬巒鄉五溝水客家劉氏宗族的後代,據傳參與乙未武裝抗日時戰敗失蹤,為避免連累親族,祖母帶著劉安明的父親逃難出走,避禍於海豐,自此落戶。家無田產、亦無親族支持的劉家,在以閩南人為主的海豐艱難度日,劉父期許家人「不忘本」,在家中仍講客語,並未遺忘客家人身分。為了貼補家計,小學五年級暑假時,劉安明開始在海豐農場打零工,日籍班導師非常期望劉安明畢業後繼續升學,但在家庭經濟的壓力下,劉安明只有放棄學業、直接投入職場。劉安明的成長歷程,與當時許多貧苦家庭的子弟一樣,可用「沒有童年」形容概括。

  大哥劉安乾在潮州鎮經營日本人開設的「本多寫真館」分店,劉安明認為自己的美感啟蒙,與常出入大哥的相館有關。小學畢業後劉安明至「本多寫真館」總店,成為老闆本多先生的學徒。他勤奮學習,但當面臨日本老闆對臺灣人的歧視對待時,劉安明毫不猶豫地辭職了。

  1950年,劉安明進入大哥新開張的相館重操舊業。幾經磨鍊,他快速習得攝影技藝,成為獨當一面的相館師傅,隨後自行開業、結婚生子,稍稍紓解財務困頓,攝影帶給劉安明安穩的生活,也見證他生命中永恆的追尋。36歲時,為了擔任「臺灣省攝影學會」屏東地區發起人,劉安明購買生平第一部單鏡頭相機Pentax SV(賓德士),正式展開「街拍」的攝影之路。為了外拍計畫,劉安明可以徹夜不睡,黎明前就騎上他的50c.c.「山口牌」機車,從屏東市區一路騎到數小時車程外的目的地,甚至經常在營業時間出門獵影,顧客踏進相館才發現老闆不見人影。劉安明以攝影創作,記錄家鄉在時代劇變中的點滴日常,也找到了表達自己心靈軌跡的完美媒介。

  透過作品,劉安明建立貫徹一生的追求與堅持——「純真」。1960、70年代,劉安明的創作高峰時期,正是臺灣「鄉土攝影」和「寫實攝影」風起雲湧的時代。雖受寫實風潮啟發,卻從不盲從主流,「劉派」攝影具有獨特的風格和藝術性,呈現內心感受到的人間風景。雖然也會透過作品批評社會現象,不過在創作時,劉安明更喜歡拍攝孩子們的一舉一動,尤其是無憂無慮玩耍的瞬間。這些美感獨具的純真時刻,也成為劉安明對讀者、以及沒有童年的自己的獻禮。在20世紀後期的臺灣攝影史中,「劉派」作品自成一類,是先鋒,也是絕響。

 

【作者簡介】馬國安

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研究碩士、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博士。曾參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擔任田野資料收集、訪談與研究者。研究專長為近代東亞圖像與文化史。目前專注歷史圖像的數位人文學研究,著有《臺灣攝影家:彭瑞麟》,作品散見於「意象台灣」資料庫、「故事」網站。


二、《臺灣攝影家:何慧光》陳亭聿 著

  何慧光,1929年出生於臺中,祖父何天送是當地有名的中醫,父親何東谷熱愛藝術,從小提琴到油畫,樣樣俱有造詣。何家與臺、日文化界人士交往頻繁,何慧光從小耳濡目染,對藝術懷抱莫大的熱情。8歲時,從父親手中獲得人生中第一台相機,他開始有模有樣地學習攝影,並成為父親開設的寫真館的得力助手。

  17歲那年,何慧光赴日本修習攝影,回臺後,與父親在嘉義布袋開設照相館,經營證件照業務,他也藉機在這個對外口岸吸收渡海舶來的藝文新訊。1950年,何慧光在臺北中華國貨公司開設照相器材部,接受都市商業環境的洗禮。1952年,於新營開設「慧光攝影」,自此直到1966年是他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他致力在南臺灣打造時髦相館,以高超的打光、攝影、修圖與沖印技術,拍製具備藝術性的人像沙龍照。另一方面,他也走出攝影棚,在鄉野間進行影像狩獵。他勤快地走訪田間、漁港與街巷,攫取庶民的勞動與休閒樣貌,以及民間各式儀典、婚喪喜慶等生活情狀。這段時間,他也自組樂團,時以小提琴、曼陀林與友人合奏,更成為「臺南美術研究會」攝影部會員。他和會員四處寫生、攝影,將畫會所學及長年吸收的藝文資訊,積累成個人美學涵養,靈活地演繹於攝影之中,是以他拍攝的農村影像,在構圖或光影表現上充滿令觀者印象深刻的田園畫意。

   1967年,何慧光舉家遷居臺北,在臺灣大學附近開設相館,於彩色沖洗領域大展身手;更因應商業社會發展湧現的大量設計需求,開始接受來自政府或企業的委託案,實踐其記錄國家現代發展進程的使命。1970年後,何慧光逐漸將重心轉向攝影器材的經營買賣,並前往世界各地蒐集古董相機,他的住處幾乎是一座質、量驚人的相機博物館。2007年,何慧光將150件數位檔案捐贈給國家圖書館,爾後出版《臺灣早期農村生活──何慧光攝影集》。這些影像見證了1950-60年代臺灣的時代歲月風情,也是他珍藏在記憶裡的永恆圖卷。

  何慧光超過半世紀的影像追尋歷程,多元求變,展現其豐沛的熱情和使命感,他一路追隨時代脈動,機敏地在商業和藝術間求取平衡。透過他在寫實攝影、藝術肖像攝影、國家形象專拍與商業攝影等多角實踐,得以窺見臺灣現代化歷程中影像的各種可能性,以及一位攝影家試圖用影像回應與推進時代的巨大能量。

 

【作者簡介】陳亭聿

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國家電影中心推廣組企劃、《國影本事》主編、《放映週報》編輯。文章散見於「新活水」、「關鍵評論網」等媒體,著有:《妖姬.特務.梅花鹿:白虹的影海人生》(2018)。

 

三、《臺灣攝影家:翁庭華》蕭伊伶 著

  翁庭華,1934年出生於基隆。二次大戰末期,翁庭華與家人移居新莊鄉間,在田野間跟水牛玩耍的快樂回憶,促使他後來拍攝《黑白童年》專題。1959年進入基隆市衛生院任職,與愛好攝影的同事合買了一台中古相機,開始積極自修攝影技巧,並廣博吸收攝影知識,特別受到尤金‧史密斯與鄧南光影響,一生致力於專題創作與紀實攝影。他多次踏查行將沒落的基隆煤礦區,以及多雨的山城九份,完成《逝去的腳印》、《走過九份》、《歲月的詩情》等系列創作。

  1970年,翁庭華因攝影長才,被當時的基隆市長借調至市政府拍攝新聞攝影。1971年起,更成為當時的總統蔣經國出訪基隆時的專任攝影,呈現其與庶民間的互動。1970年代末期,濱海公路的開發破壞了臺灣東北角景觀,翁庭華痛心於自然生態所遭受的浩劫,花費近十年投入東北角的地景紀錄, 1995年起,更進行第二次的東北角拍攝計畫,以鏡頭沉默控訴人類對大自然的暴行。

  公職退休後,翁庭華開始拍攝「心象攝影」。1987年底赴日進修,在東京接觸當代藝術概念,影響所及,他將曼‧雷(Man Ray, 1890-1976)在暗房處理的多重曝光效果,直接在攝影當下進行,拍攝出具有超現實意味的城市地景。此外,他在攝影大師中居正躬門下,習得色調分離的暗房技巧,製作出色彩瑰麗帶有超現實魔幻魅力的東京影像,連續兩年得到日本的國展大獎。

  1991年翁庭華返臺後,積極投身商業攝影與攝影教育。在創作方面,翁庭華持續聚焦臺灣各地甚至亞洲的城市,把都市地景轉化為具有抽象意念的畫面空間,豐富其《心象都市》專題。2000年起,翁庭華同時進行《眼界目擊─臺北西門町》與《滬尾水岸風情》專題,他的鏡頭探索各個社會階層,以他者的銳利目光,無聲地訴說真實現況。

  翁庭華的創作一路從紀實、超現實直至抽象表現,期間亦接觸新聞及商業攝影,展現了攝影家創作的多重面向;而長時間投入各個專題,呈顯人間的變化樣貌,更是其對影像永恆探索的堅持。從捕捉孩童身影、蒸汽火車、政治人物,到記錄東北角自然風光,55歲赴日開展抽象與色彩實驗,近年的專題則充滿憐憫與人道關懷,重返紀實攝影所秉持的求真精神與寫實風貌。翁庭華的創作不因年歲增長而休止,他隨手拈來,賦予日常影像豐厚的生命情感,持續在生命中點燃藝術的花火。

 

【作者簡介】蕭伊伶

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書寫跨越藝術評論與文史田野調查,發表數篇臺灣藝術史研究相關學術論文。文字散見《藝術認證》、《今藝術》、《南美館訊》、《文化研究月報》、《高雄文獻》等期刊。

 

四、《臺灣攝影家:黃季瀛》葉柏強 著

  黃季瀛,1934年出生於彰化鹿港,幼年時接觸到兄長帶回家的相機,讓他對攝影留下深刻印象。16歲進入新竹師範學院就讀,受教於李澤藩門下,日後黃季瀛在規劃攝影構圖、掌握色彩方面,均受益於這段時間的學習。1953年黃季瀛自師範學院畢業,返回故鄉鹿港擔任國小教師,他利用課餘時間,拿著相機捕捉孩童的身影,並勉力學習暗房技巧。在妻子的支持下,他持續精進攝影技術,以鹿港的孩童為主題,拍攝下一張張動人的作品,「鏡頭常帶感情」是他一貫的創作理念。攝影家張士賢見到黃季瀛的作品之後,認為畫面生動傳遞出臺灣兒童的天真無邪,鼓勵他參加日本的攝影月賽。1964年黃季瀛以〈針的顫慄〉一作榮獲日本Photo Art月賽一等獎,之後再奪得年度獎。

  1960年代,黃季瀛開始嘗試彩色攝影。1963年前往臺東蘭嶼參訪,為當時的蘭嶼留下一系列深刻動人的彩色紀實影像。1966年,《大華晚報》仿日本的月例賽舉辦大華盃攝影比賽,黃季瀛按月投件,最後奪得1967年大華盃金像獎年度賽第一名。大華盃評審主張的「健康寫實主義」,讓黃季瀛重新審視過往的創作,他開始以鹿港寺廟宗教活動為主軸,走遍大街小巷,拍攝庶民生活系列。

  1970年代加入「鄉土文化攝影群」後,黃季瀛走遍臺灣各鄉鎮,以鏡頭代替雙眼,記錄時代變化下的過往風華。1984年,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鄉土文化攝影群」拍攝「國家一級古蹟」專題,黃季瀛與徐清波等人揹著相機至全臺各地取景,黃季瀛更蒐集資料,寫下這些古建築背後的歷史故事。

  1988年起,黃季瀛不時前往中國拍攝照片,足跡遍及當時罕有人至的雲貴高原,甚至蒙古、新疆等地。透過鏡頭,留存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遼闊壯麗的邊疆風光;拍攝之餘,他更以生動的文字記錄走過的地方,在臺灣的雜誌上發表。除了中國,黃季瀛也踏遍東西亞、歐美等國,以鏡頭代替文字,用照片來喚起人們對生活環境更深刻細膩的關懷。

  1999年3月,黃季瀛成為中國攝影學會理事長。他在學會出版的刊物《中國攝影》發表專欄文章,介紹世界知名攝影家,以及攝影相關技術與知識,對於推廣攝影有著相當大的貢獻。六十多年來,黃季瀛對於攝影的堅持始終如一,對他來說,攝影是敘寫來自心靈的語言,透過鏡頭,呈現出攝影家感動的珍貴瞬間,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帶給人們啟發和省思,甚而讓觀者從中感受到幸福滋味。。

 

【作者簡介】葉柏強

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碩士,文史工作者。現任「風野藝術‧巴黎美苑」美術鑑賞與藝術概論專業教師。著有:《顧我洄瀾:花蓮的歷史影像集》(2014)、《臺灣棒球史第一人:林桂興與他的時代》(2014)、《顧我洄瀾:花蓮的歷史影像集(2版)》(2016)、《臺灣攝影家:駱香林》(2017)。


五、《臺灣攝影家:徐仁修》林怡秀 著

  徐仁修出生於終戰後的1946年,在芎林老家度過童年。在鄉下農村成長、被自然環境包圍的經驗成為他一生的養分。1958年某日夜裡,他獨自到竹東第一戲院觀看迪士尼出品的紀錄片《沙漠奇觀》,片中介紹了沙漠中各種動、植物的生態故事,以及雨後大地甦醒般的溢滿生機。年僅12歲的徐仁修想到自己成長的荒野鄉間,他認為若有一天能將這些自然景觀拍攝下來,結果絕對不亞於眼前的電影。心念一起,以影像紀錄荒野的種子便開始埋在心底。

  1969年,退伍後的徐仁修進入農林廳種苗繁殖場任職,工作半年後,一位預備前往非洲農耕隊、原本負責攝影記錄的同事轉交給他一套攝影器材,開啟了他接觸攝影的契機。1972年,徐仁修開始為期兩年的臺灣野生蘭調查,過程中他目睹森林遭受濫伐的現象,1974年,他在《中央日報》發表臺灣第一篇生態浩劫文章〈消失的地平線〉,提醒國人重視環境破壞議題。

  1976年,徐仁修外派到尼加拉瓜任職農業技術顧問,期間被熱帶雨林的原始之美所震撼,萌生記錄熱帶雨林生態的想法。1977年4月他決定辭去公職。辭職後的徐仁修因原本預計的工作未能成行,開始了一整年白天在工地挑磚、晚上寫作的日子。自1978年開始,徐仁修寫作的筆端與鏡頭所見之處,陸續踏過菲律賓民多羅島、印尼西爪哇,甚至是極度危險的金三角一帶,人文性的報導攝影與小說寫作於此時期的作品中占有相當比例。

  1984年,徐仁修進入《牛頓》雜誌工作,除了更專注於臺灣荒野的生態影像,他也持續進行對熱帶雨林的記錄,1985年自費前往婆羅洲的經驗,讓他看到人類以經濟為名,對自然進行的大規模破壞。如何保護荒野、傳達自然的理念,成為他不斷思考的生命母題。徐仁修感受到環境保護刻不容緩,但憑一人之力所能觸及的面向卻極為有限。1995年,他與幾位理念相投的友人、過去在墾丁培養出的優秀解說員,以「兒童生態自然教育、圈護荒野棲息地」為主要宗旨,正式成立荒野保護協會,並於2015年成立荒野基金會。在協會推動環境保護與教育的過程裡,徐仁修一直是站在第一線的人,在孩子們的心底埋入名為鄉愁的種子,當其他人不斷訴說環境如何遭受侵害之時,他的鏡頭與書寫的筆始終呈現荒野最美好的一面,試圖以自然的美與和諧,重新喚起人們對大地的尊重與關懷。

 

【作者簡介】林怡秀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影像美學組)碩士。影像與藝術評論、文字創作者,長期擔任當代藝術、影像等評論類雜誌編輯、特約企劃及作者,現為自由評論人,主要書寫方向為臺灣當代藝術及影像美學研究。

 

六、《臺灣攝影家:郭英聲》陳韋鑑 著

  郭英聲,1950年出生於臺北,1歲時因父親郭錚調任東京盟軍總部擔任翻譯官,舉家遷往日本,在日本度過物質無缺的童年生活。由於郭錚的工作性質與母親申學庸在藝文界的活躍,郭家常有藝文人士來往,讓他從小對「藝術」便感到分外親近。青少年時期,他熱中搖滾樂(當時的熱門音樂),並透過駐臺的美軍子弟,接觸到國外藝文資訊、藝術電影,以此紓解戒嚴時期受到壓抑的苦悶心情。

  郭英聲對影像最早、最深刻的記憶就是電影,小學時期的他會一個人走進電影院;五專雖非就讀電影科,卻深深投入電影拍攝,甚至購置了自己的機器。19歲那年,郭英聲買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機,從此放下音樂專心在影像世界裡創作,他認為「影像,就是手段」,是他表達自我、回應世界的方式。早期的聯展與1971年加入視覺藝術群(V-10)後的展覽,獲得廣大迴響。1973年郭英聲成為雲門舞集的專屬攝影,以自己的風格與林懷民的作品對話,為早期雲門留下重要的影像紀錄。

  1975年,郭英聲赴法國巴黎第八大學電影系深造,一次因緣際會,他進入了時尚攝影領域。1980年代初,其作品登上法國知名攝影雜誌《ZOOM》,成為首位作品登上該雜誌的華人。其後,郭英聲正式走上有專業經紀人的商業攝影生涯,足跡踏遍世界各地。工作的同時,他也以個人風格捕捉畫面,為觀者帶來超現實風格的異國情調──亦即郭英聲口中的「New Color時期作品」。在國外流轉十多年,他每月固定返臺,舉辦展覽,也接案拍攝,1982年受到浩然基金會委託「臺灣映象」,該案負有介紹臺灣的使命,但他仍以個人視角與美感呈現風景,展現郭英聲眼中的臺灣。

  1990年代,郭英聲決定以臺灣為創作上的原鄉。隨著婚姻結束、長子出生,面對自身現實狀態的改變,郭英聲的創作走向更幽微的內在;他突破過去以彩色為主的風格,用黑白底片拍攝單一對象物,並於1995年推出生平第一次黑白照個展「草」。2007年受邀擔任時尚品牌「JAMEI CHEN」首任藝術總監,開啟藝術與商業合作上的另一個篇章。創作上,他開始使用數位相機與手機創作,也不時將作品公開在社群網站(Facebook),持續至今。2012年「影像筆記」個展,除展示數位拍攝的作品,也結合品牌設計,呈現自我與品牌的美學對話。從早期回應大時代的超現實逃逸路線,中年「草」的自我對話,到晚期作品數位化後爆烈的色彩,郭英聲還在不停地實驗中。

 

【作者簡介】

陳韋鑑

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胖老師攝影繪畫教室負責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特約藝評人。曾任TKC影像獎評審、臺灣大學美術社指導老師。文字評論包括:國美館「藝時代崛起-李仲生與臺灣現代藝術發展」、2018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超日常」、「東北女夭站街日常」攝影展、「_____________,但我忘了展覽的名字」寧森攝影個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