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002期專題視線 I

黃步青〈雙凝〉2018 棉線、蒺藜草種子、複合媒材 尺寸依現場而定

文/攝影:朱以夫


第一次看到李仲生的作品是2011年在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的「李仲生百年紀念展」,當時的觀後感——老派抽象畫。興許這個答案,讓我開始思考什麼是老派?老派一詞或許給人負面的觀感,但這不也正代表著時代的推進,在臺灣藝術發展的脈絡下,就是不斷突破所謂的老派,去尋找屬於時代當下的印記。這幾年的展覽工作中,開始接觸許多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尤其年輕的藝術家,在跟他們互動的過程中,似乎了解「他們」對於時代的憧憬是一樣的,一種對於現狀不滿和試圖突破的心態。


「藝時代崛起-李仲生與臺灣現代藝術發展」,這是一個橫跨半世紀,以李仲生及其門生作為時代的倒映,宏觀臺灣藝術發展脈絡的展覽。在臺灣藝術發展所對應的時代背景中,經歷了日治時期、戰後動盪、聯合國斷交與解嚴等不同階段;而在歷史因素的影響下,展現其各自的時代面貌;由此,在觀看本展覽時,如同在觀看臺灣的現代藝術史,甚而是臺灣的現代發展史。


本展最吸引我的是展區及動線的安排,巧妙地依循時間由一分二,將展區分為兩個軸線;其一為李仲生門生的作品,又以1985年成立的「李仲生現代繪畫文教基金會」區隔成「1957-1985 開枝散葉 豐收的年代」和「1985-2019 當代的繁花盛開」兩個展區,展出了本次36位門生,完整呈現戰後受到西方藝術風潮影響至現今數位創作的興起,可以看到每位藝術家在所處時代的印記。其二是以李仲生生平所規劃的展區,在李仲生離開安東街畫室來到彰化女中任教至離世的「1957-1984 彰化時期 傳藝年代」,和他在咖啡館一對一教授藝術的「藝術沙龍 咖啡館的一對一教學」展區。如此安排,除了觀看的流暢度外,更同時導入時代的相映的對話感,尤其刻意將李仲生生平與門生作品並置的安排更為巧妙。


另外讓我感到別具意涵的是部份展區牆面的用色,依策展人陶文岳老師表示:「部份展間刻意以顏色做區分,與展覽產生視覺互動」;一進館內,除了看到黃步青大型裝置作品外,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就是「臺灣現代繪畫導師」展區,和旁邊主視覺牆面大面積的藍色;展間內搶眼的紅色牆面,好似李仲生作品〈抽象畫〉的紅色溢出般奔放,以此接續至「安東街畫室」及「東方畫會」展區;牆面以黃色為背景,呈現八大響馬—夏陽、吳昊、李元佳、陳道明、蕭明賢、歐陽文苑和霍剛的作品,這八個人也就是東方畫會的初創人物;而這三個顏色正是李仲生在繪畫中最具代表的顏色,利用三個顏色的恣意重疊混合,呈現李仲生在抽象繪畫中的潛在意識軌跡。


回到展覽的呈現,不論在展間的規劃、策展脈絡及文獻的呈現,甚至展覽網頁,其資料都相當完整且全面;這除了具備公辦展覽的教育功能外(提供了解展覽與其時代間脈絡),更具備歷史回顧和學術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