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003期專題視線

102展覽室入口處

文/攝影:胡鐘尹

 

國美館「林惺嶽:大自然奇幻的光影」(後簡稱奇幻光影)展出了林惺嶽自1970年代至2018跨越40載的創作生涯作品,這個時間波段,正好是林惺嶽建立個人風景樣式的重要期間,早期以戰爭、生死、島嶼政權更替為省思的超現實象徵作品,逐漸轉為對臺灣本土自然風光的謳歌。

本展的策展,也特別設計兩種不同的展間呈現方式,帶領觀者閱覽林惺嶽走向個人經典的重要里程。102展覽室展出以「歷程式梳理」細數林惺嶽風景創作的萌發與踏尋;以及101展覽室用「史詩正典」的奇幻光影,展開林惺嶽壯麗的風景格局。

 

102展覽室開頭即以沉穩的樹綠色,作為本展導言,「水彩畫:觀照臺灣土地潛藏之力」的底牆色彩設定,觀者可試想一種情境:看到作品中樹林的亮光處與白霧區,在暗色底的襯托下,有如在洞穴中迷路的人們,經歷了一番摸索,終於看到了出口陽光的乍現!以這種心情來對應林惺嶽的成長歷程,觀者似乎也能透過作品的情境,感受到藝術家早年苦楚與挫折的經歷,藉由創作與埋身自然的身歷其境,獲得了莫大的心靈解放與慰藉。

順著側邊走道的大紀事歷史牆,記載了林惺嶽完整的藝術踏尋之路。也由「油畫的創作轉向:探索母土的源頭與意義」看到他80年代後以土地認識為創作核心的重要轉變。此時期的作品,開始出現「大與小」對照的俯瞰視野,以及剪影與天光互映的戲劇光影,特意安排中小型作品,讓觀者得以認識他風景創作的初始階段,經歷多年思索與發展,構圖的結構逐漸形成更結實的畫面張力,尺幅倍增,也連帶解放了畫中景物的敘事力道,展現生命壯闊的永恆循環。


「激流勇者:林惺嶽的歷史意識」、「水果:大地豐饒之象徵」從大地之母與洪荒之力的兩種力量屬性,展現自然的慈悲與無情的雙重向度,也由此來思考,人在回望生命本身時,該如何看待自己所面臨的外在挑戰,歷史、文化、時代之間的羈絆。


101展覽室用「鏡花水月」的奇幻光影,展開林惺嶽壯麗的風景格局,中央主展間,特以兩件超過10米寬的橫幅作品〈國寶魚巡禮〉、〈波光粼粼紋身溪床〉拉開中軸線,延伸了展場開闊的視野。淺灰中透出潔白的展場氣質,給人有如大理石般堅硬卻溫潤的視覺質地,配合藝術家純淨的色彩,化若只緣寂聲中的靜觀體驗。


其中,畫有臺灣特有種櫻花鉤吻鮭的〈國寶魚巡禮〉可說是林惺嶽的代表作品之一,表現魚兒自在優游於河床的樣子,櫻花鉤吻鮭也有從大海奮力迴游產卵的特性,雌魚在產卵後不久便死去,這獨特的特性,往往也被視為象徵臺灣人樸實卻強韌的生命特質。

 

101展覽室主要由「水落石出」、「鏡花水月」、「鬼斧神工」、「萬馬奔騰」的風景四重奏,再加上一個「人物:禮讚生命之尊嚴」五個區域組成。一方面表現林惺嶽在組成家庭後感受到人情的溫暖,開始有人物作品的誕生,也由四種繪畫曲式,歌頌巍山、巨木、幽谷之石、浩蕩溪河的自然奇景,他以湖綠、群青藍、紫色,穿插咖啡橘黃、暖白等色彩,讓畫面帶有時空靜止般的深邃,使人沉浸其中。

 

這些作品的感人之處,除了尺幅宏大外,還在於這些呈現在觀者面前的景致,都是藝術家身歷其境後帶回的感動,不是留在工作室,腦海中構築的想像。即使年紀漸長,身體病痛帶來不便,反而更驅使他更大的渴望突破自我極限,堅持以自己的雙腿敬仰大地的奧妙,讓乍看渺小與脆弱的生命,透過敲擊意志的響鐘,希冀留下不朽的精神迴盪。

從不停筆,越畫越大,氣勢也越發壯麗,這檔展覽仍有最新的作品參展,例如這張〈一條清水溪的故事〉是展出所有作品中尺幅最大的,2018年完成,要向已故詩人余光中致意。


〈臺灣神木的風霜歲月〉以「門字」構圖露出了遠方厚實而萬朵爭天的積雲,給人一種巍巍探幽之感,畫中兩旁挺拔的樹幹表現在原始森林中,生命體自成命格的雄偉與盎然生機。而〈受大地祝福的山〉則表現小村莊坐落在三個巨碑式山壑中,產生與世隔絕的鄉野情調,這幅作品在造形上給人一股充滿想像力的童話意象,彩虹與簡化為帶些拙趣的山陵線條,讓觀者看作品時,好似進入夢鄉般的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