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004期專題視線 I

李炳曄〈植物宇宙觀V.2〉 2019 環境感測器、電子晶片、機械裝置、植物、電腦、擴大器、投影機、接觸式麥克風、木片 尺寸依展出場地而異

文/攝影:張乃予

 

漫威的「復仇者聯盟4」橫掃全球票房,席捲所有的媒體版面和熱門討論,深怕被暴雷的大眾,因此拒絕瀏覽社群媒體,極端的案例甚至放下手機走向大自然或博物館(此選項的確有點不自然)。這也不免思考「人」、「科技」、「自然環境」彼此之間的微妙關係,會導致什麼終局?是否在彈指之間?

 

在面臨許多宇宙級反派角色和世界末日時,我們總是企圖從人機一體或是擁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上,尋求最後一線生機的機會。現實生活尚未發現有超能力者的情況下,科技被設定成我們的救命解藥。從「阿基拉」、「攻殼機動隊」、「銀翼殺手」、「普羅米修斯」、「鋼鐵人」到2019年的「艾莉塔:戰鬥天使」,再到影集「黑鏡」、「愛x死x機器人」,從小說、漫畫到影視作品等經典作品的預測,都看到了賽伯格成為現實的可能性,最終也回歸到科技與人性之間的拉扯和倫理道德的探討。「黑鏡」的編劇也提出了「如果科技是一粒毒品—確實感覺像毒品—那麼它的副作用到底是什麼呢?」而是否我們對於科技的冀望過於樂觀呢?


國立臺灣美術館(簡稱國美館)一直以來扮演著支持和推動臺灣科技藝術的重要角色,試圖從藝術的角度提問, 近期推出的「後數位人類紀—國際科技藝術展」,正是希望探討「人」、「科技」、「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由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邱誌勇教授與跨界藝術家尤里・勒赫(Iury Lech)兩位策展人一同邀請臺灣和西班牙各六位藝術家參展。展名由「後數位」、「人類紀」兩個主題概念所組成。不免令人好奇,當代不正處於到哪都充斥數位的世界嗎?「後數位」到底是什麼?此次展覽引用了2006年「後數位時代的藝術未來」一書中「後數位」的定義,指涉的是一個在人類與數位科技間關係快速變遷下的藝術創作,以及藝術如何更關切人類的生存實際景況,而非數位科技本身。策展人邱誌勇認為「人類紀」很重要的是探討,如果一切都被科技所取代,那麼人類從起源到邁向滅亡的過程中出現什麼樣的文化現象?環境發生什麼問題?「人」、「科技」與「自然」的混成是怎麼樣的情形呢?


兩位策展人依照此次的主題,邀請臺灣和西班牙的藝術作品對大眾提問,臺灣的藝術家王新仁、江振維、動態自造實驗室皆為此展覽特別製作作品,而其餘作品也特別為展覽場地調整展示方式。策展人邱誌勇提及此次的展覽不單只有展出影像創作,透過VR穿戴裝置、臉部及聲音感測系統、3D列印穿插呈現,觀眾能夠獲得不同的體驗,同時也反應藝術家如何以創客精神與技術來創作,觸發互動及刺激反思。


科幻電影總是出現貧瘠的土地及生態浩劫的慘況,難道除了敲響大自然的末世警鐘外,我們所仰賴的科技只有走向破壞自然生態一途嗎?藝術家便以科技作為輔助切入,展覽入口處第一件作品李炳曄的〈植物宇宙觀V.2〉和動態自造實驗室的〈流動〉都是試圖從植物的角度提出可能。


而王新仁此次的作品〈明日的路徑〉將過去殖民時期的臺灣疆域透過演算法呈現未來的疆界變化,其中也藉由17世紀西班牙曾殖民臺灣的歷史,將臺灣和西班牙再次串接起來。而西班牙藝術家涅維斯・德・拉・富恩特的〈每逢週日及維多利亞女王壽辰暫不提供服務〉,以VR體驗來思考西班牙採礦歷史、自然災難等議題。


策展人邱誌勇認為在後數位的年代裡,發展出人工智慧、演算法、互連網、大數據、感測器等工具,而藝術創作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概念如何被實踐端看藝術家自身的角色定位及工具應用。在當代現實生活情境之下,如何透過作品讓觀眾謹慎思考「科技」快速發展的議題,藝術家必須提供批判和反思的視野。而這次的展覽即是企圖讓人類真正地正視「人」、「科技」與「自然」三者之間緊密連結的關係。科技進展到某一個世代的時候,人如果真的滅亡了,自然生態又如何可能呢?希望透過這檔展覽可以去了解三方之間互動的關係。


在觀看完此次展覽時,筆者思考科技藝術如何去跟小說、影視產業所給予觀眾的衝擊力道抗衡?而臺灣的科技藝術發展優勢又在哪呢?筆者認為作品的批判力道和激起未來想像的可能絕對是創作的重要核心。而素有人文科技島之稱的臺灣有豐沛的科技資源和人才,以及自由開放的創作環境。近期Google進駐臺灣之外,文化部推動工研院與藝術家之跨域合作,還有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跨部會推動,而國美館也一直持續支持科技藝術創作及培養觀眾的接受度,不過可以想見作品的製作成本絕對是高昂的,正也因此期待更多公、私部門提供支持與展演平臺機會,讓臺灣的科技藝術對世界提出更多的反思及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