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005期 專題視線 I I

國美館提供給民眾觀看展覽時最友善的設計

文:曹志宇 圖版提供:國立臺灣美術館

近年起,英國將每年的5月6日至12日訂為「聾意識週」,藉此提醒,「聾」並非失去了個人在社會上發聲的權利。他們—聽障者—多數並未失聲,反而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於社福政策具文以及可見的硬體服務設施與相配套的軟體服務中,經由現代社會提供的全方位的支持,聾文化反在英國開展出複調、眾聲的可觀內容。今日,廿一世紀第二波廣納市民參與、強調由訪客形塑美術館的浪潮,正方興未艾,譬如前面提到的「聾意識週」,廣納文博機構參與、協助規劃聽障服務,展現了一個成熟的社會具備的多元與包容,,80年代國美館的成立首先與文化政策的推動密不可分;近年起,相繼導入「友善展場設計」支持身心障礙者積極造訪,自2014年起,館方定期推出「攜手.譯藝非凡」手語導覽,關注聽障者,率先實踐「文化平權」的責任。手語加入藝術推廣的陣容,如同儀式般定期推出的頻率,理應也是一種微型的文化節慶,與「聾意識週」具有等量的價值,並且使我們注意到生活環境中與時刻與聾性共存的事實。

 

協助國美館規劃「攜手.譯藝非凡」手語導覽的王興嬙老師,擅長與啟聰學校合作,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引領聽障者,打破語言理解的隔閡,喚起對眼下社會的關心和熱情。回顧這一系列的活動成果,從2014年迄今,在雙方努力下,通過定期舉辦手語導覽,已在中部漸漸培養一群以藝術為共同語言的聽障朋友。對作為一名聽、說、讀、寫吸收資訊無客觀障礙的筆者來說,包括時間、動線安排以及參與的程度等等,當事人(聽障者)的感受如何,更引起我們的好奇。

 

「參與是非常重要的。」王興嬙強調。如同當代「美術館」的誕生,不僅只是出於對藝術的尊重,更重要它必須積極與各個不同的社群建立起密不可分的關係。手語導覽從「需求導向」介入,提醒參與活動的朋友簽到、留下聯繫方式,不僅是統計的需要,這道事前的手續,同時也建立了日後雙方交流、回饋的管道。

 

以即將於7月1日卸展的「聚合・綻放—臺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特展來說,現場工作人員手持「手語導覽活動進行中」的告示,並將最靠近作品的位置留給聽障需求的朋友,手語老師緊跟著導覽志工,逐字逐句翻譯畫作的內容與主題。而且很特別的是,「聚合・綻放」這是一場大型的特展,近百年的歷史光陰,如同一條清晰的線索,隨參觀動線,依次展開。王興嬙回憶,導覽時,志工改變了日常值勤的邊走邊導覽模式,「邊走邊講,對聽障需求者來說,並不友善。」她提醒,手語導覽必須定點,方便需求者一眼就能看到清楚的手語譯藝,好將目光停留在介紹的作品上。

「攜手.譯藝非凡」以聽障者為訴求對象的導覽,不同於日常的參觀動線,也拉長了原定在一小時內結束的導覽時間。一場手語導覽,倍增近1/2的時間。就一般的「觀眾研究」來說,博物館學者大多建議,一場「理想的」導覽最好不要超過一小時,以確保觀眾專注的程度,但活動結束後,王興嬙興奮說道,大家,攏(聾)嘸離開!

國美館「攜手.譯藝非凡」,一方面參考了英國「聾意識週」的規劃,讓「聾」在特定的時間、空間內成為一種我們無法忽視的現象之餘,彷彿也藉此分擔了自海倫凱勒百年來的憂慮,一個成熟的社會,確實足以翻轉弱勢,讓身障者近用文化資源。諦聽「攜手.譯藝非凡」,攏(聾)嘸離開的陣陣迴響,顯然,我們也長期低估了身障社群的文化近用需求。聽障者的專注就是最實質的回饋。這並啟動了國美館日後長期與中部地區的啟聰學校建立館校合作,攜手推廣藝術教育,向下扎根的契機。期待國美館因聽障者的參與,真正成為屬於全民的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