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007期專題視線 II

「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特展入口處。

文、攝影/王振愷

 

「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特展於629日下午開幕,不同於過去展覽的既定流程,此次將三位聯合策展人論壇安排在開幕典禮之前,讓觀眾與媒體們能由深入淺,更能掌握此次結合原作、複製品、影音檔案、文件文獻等多重媒材、星羅棋布的展覽。 

 

論壇一開始,主持人國立臺灣美術館林志明館長就從此次特展最初起點:《日曜日式散步者》(2015,後簡稱《日》)這部榮獲國內外獎項的紀錄片談起,黃亞歷導演這幾年來從影片出發,進而開展出更多元的藝術事件,包括文集出版、與表演藝術團體合作的微型實驗劇場再到此次的展覽。除了黃導演自身在跨藝術實踐的脈絡,也提及電影進入美術館這條線索,也是本次論壇的主題:不同於當代既定的黑盒子規格,電影一開始發明於咖啡館,兩千年後前法國電影館館長多明尼克.巴依尼(Dominique Païni)教授透過論述與實踐將電影帶入美術館中,過去曾多次旋風式地來台講授相關觀念,也於2010年在國美館策劃「數位之手:繪畫、素描、拍攝、數位操作」一展。

 

在林館長的引言後,黃亞歷導演開始現身說法,他也從《日》紀錄片在紀錄片影展受到高度關注後卻在院線放映上遇到推廣上的困難,要如何拓展開不同族群的觀眾?他認為展覽是個方法,因此在兩年前展開此次特展的籌備,但是過程卻比想像中還難,因此先從不同的媒介延伸與跨領域合作開始,卻也在精神或是經濟上使他背負了不少壓力,不禁讓他大聲疾呼:不單是政府,也希望臺灣民間企業能夠有更多資源挹注在文化工作上。

 

回到展覽,他有了展覽構想後,開始找到學術專家與國美館合作,讓這個計畫得以成形,不同於過去將一部電影搬入展場播放或是將電影場景幻化成展場空間,此次特展在電影進入美術館的策展手法上。黃導演首先思考如何將《日》這部電影解構,把最重要的視覺與聽覺兩個元素重新組織起,希望從風車詩社這顆星星出發,找尋同時代在各領域的藝術家身影,串連起臺灣日治時期前衛藝術的星空,更希望離開過去藝術史習以為常的西方觀點,將臺灣置放在中心去思考前衛藝術。

  

接續,另一位共同策展人孫松榮教授以方法學作為思考進行論述,從當年紀錄片影展有評審質疑《日》一片中對於時代順序的錯亂與歷史檔案的誤用爭論談起,但對於他來說這是電影媒材能對歷史進行蒙太奇詮釋的可貴之處,這部片更大的企圖是要勾勒三零年代臺灣詩人如何面對前衛藝術的想像,更廣泛地回到二十世紀初東亞/臺灣藝術家對於歐洲現代主義藝術的嚮往,這也是攝影、電影這些新技術出現如何改變繪畫、文學的年代,除了這些藝術家對於前衛上的追求,也能看見他們面對日本殖民政府的壓迫時,如何藉由藝術抒發而獲得心靈上的解放,這不僅僅是電影進入美術館的行動,更是臺灣重建這個時代藝術史的一次嘗試。

 

最後,第三位聯合策展人巖谷國士教授來自日本,長期對超現實主義與近代法國思潮有相關研究,他從當時在日本觀看到《日》片時的悸動談起,這樣的感動也同樣在這次來臺完整逛完展場後,進而提出了兩個非常詩性獨到的觀點:一從展場設計上,他認為現在我們對於星座的認知是經過天文學家以理性的規則去命定的,這次打亂的展品陳設宛如回到最初星星在夜空自由的樣貌;另一個是這次展品中出現了大量的複製品,這使得在展示或是陳述上更顯得的彈性,這就像電影這個媒材的魔力,在景框中的任何事物都能化成不同大小與尺寸。

 

巖谷也從日本的觀點切入提供兩個延伸思考:一是超現實主義源於西方,從日本再轉譯到臺灣時產生了新的詮釋脈絡,因此必須多重的理解才不會有誤讀的危險;二是除了透過這個展覽看見藝術家對於文藝現代性的美好衝擊外,也必須對照當時的歷史發展,那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後,在日本內地則是軍國主義崛起、關東大地震導致民不聊生、治安維持法實施使得言論自由遭到壓制等暗面的歷史,這相關的深度論述都可以參考展覽專輯教授所撰寫從《日曜日式散步者》看「超現實主義」〉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