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015期專題視線 I

「來自山與海的異人」展覽入口(攝影:陳宜豐)

文:張乃予


異人,也許是異於常人。

根據今年亞洲藝術雙年展的主題,其中「異人」使我腦中聯想到近期火熱的戲劇創作:「小丑」、「天氣之子」、「我們與惡的距離」。以及文學創作「質數的孤獨」和「挪威的森林」。這些作品的主角們皆透過不同視角或觀點去詮釋著不平凡的經歷或事件。

 

國美館2019年亞洲藝術雙年展「來自山與海的異人」中的「異人」靈感來自於日本古語「稀人」(marebito),原意指的是帶著禮物、遠道來訪的神明。而延伸此意,策展人許家維、何子彥所談的異人是一個中介者,是我們與另一個世界溝通的管道。「異人」用來指涉少數民族、流亡者、殖民者、異國商人、鬼神,甚至是外星人等非我族類。不過在第12期的電子報訪談中,許家維、何子彥談到了「異人」在不同角度之下也有可能是「自己」,應該回到自我檢視的觀點。


本次展覽兩位策展人同時兼具錄像藝術家的身份,或許也因此本次展覽有大量錄像作品,並且有9件委託新作。而大量的錄像作品,對於策展人和觀眾都是個挑戰。這次參展作品來自16國,共30組藝術家,針對亞洲的複雜歷史議題進行梳理,來自各地的藝術家以獨特的創作語彙談論著各自的歷史。一時間可能會有難以理解甚至無法進入創作脈絡的狀況發生,但這就讓人感受到「異人」這個概念的存在。例如這次「山」與「海」的概念,策展人則是帶出了人類學家所提出的「贊米亞」概念(橫跨多個國家之特殊族群活動區域)及「蘇祿海」(海盜盛行,屬高危險區)。這些不在國家框架下的族群所面臨的生活,想必是充滿著神秘的色彩。


在展覽概念圖中,「雲端」及「礦物」同樣在這次的展覽中擁有其既存的重要概念。因此這次展覽中許多的作品由「礦物」作為媒介,例如入口處的王思順作品〈啟示〉,展出搜集各國近似人型的石頭。不同地區環境造就了各種渾然天成的石頭,就如同世界各地各色各樣的人一般。


而在看作品清單時,藝術家劉窗作品〈比特幣挖礦與少數民族田野錄音〉開門見山的議題引起我強烈的興趣,「比特幣」和「互聯網」已經是全球議題,虛擬貨幣「比特幣」本身的發明便是希望能夠去中心化,使交易不被國家或是權力機構所收編。這樣的概念便和「贊米亞」的說法不謀而合,劉窗透過影片拍攝和錄音,呈現中國偏遠地區比特幣礦場電力需求和人力工作的狀況看過這件作品後驅使我去查了相關資料,發現中國是比特幣礦場的大本營,大量的機房24小時不斷地運轉,倚靠水電站導致電費和水壩的水量是密切相關的,枯水期甚至需要遷徙礦場。這件作品引用了好萊塢電影的片段,分析出一些外星人的角色是取材於贊米亞地區少數民族的人類學檔案,再度扣合到展覽核心概念。


李禹煥的三組作品由礦物和礦物的加工品組成,如此的布局凸顯自然和工業社會的對話,充滿著哲學意味。李禹煥是日本「物派」(Mono-ha)的重要推手。物派強調於專注天然素材「物」本身的表現力。李禹煥本次展出的「關係項」分別為三組不同年份的創作,去探討作品材料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探討展示場域、作品和觀賞者之間的關聯,〈關係項〉系列曾經出現在許多地方,像是法國凡爾賽宮正殿前方,而看著作品時令人回憶起2016年前往瀨戶內海藝術祭的直島,親臨李禹煥美術館的經歷,彷彿聞到了直島的空氣,當下面對作品時,思考韓裔的李禹煥前往日本時,作品是如何被理解的狀態。而我們看他作品時,是否也像是「異人」一般。


藝術家澤.舂是白苗人,苗族習俗擅長於裝飾性、敘事性的紡織品,她巨大的棉布刺繡作品擺置於展覽高空中,主視覺型態彷彿是外星人般的令人匪夷所思,而這些角色來自於她的夢和幻想中,透過薩滿丈夫Phasao Lao的詮釋,再由她的刺繡呈現出來。對於觀者來說不只是異國文化的表現,更有著神秘的色彩。


本次展覽中探討的議題新穎,亞洲時事及趨勢的藝術省思,貼近文明社會高度發展下所面臨的問題,卻又與傳統古文明的起源有所勾稽牽引令人衝擊。在因為科技發達所帶來的大數據分析和同溫層演算法之下,曾經號稱「地球村」和「世界是平的」的情景是否只是假象,因此我想還有很多族群是我們無法接觸或尚未接觸到的。此檔展覽帶領觀者達到異溫層的高度,但也不免令人於觀展後再度思索我們對於「異人」的接受和理解程度,還有更多面向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深掘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