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016期專題視線 I

「2019重建臺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主視覺

文/圖:朱以夫

國立臺灣美術館繼去年的「機制‧移行‧內外」研討會之後,今年於20191116日至17日在館內再次舉行重建臺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世界・地域及多元當代視野下的臺灣藝術史」,本次為期兩天共九場的學術研討,由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黃蘭翔所長擔任計畫主持人,邀集了十八位專家學者,以跨域視點觀看臺灣和亞洲的藝術史。開場前,文化部蕭宗煌次長特此前來致詞,他提到:「重建藝術史並不是形塑或建構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史觀。」事實如此,歷史本就非單一面向,又因臺灣地理位置處在文化交流的樞紐,開放的史觀及多元文化融合,使臺灣的藝術發展在亞洲甚至世界,都扮演了重要的一環。

自荷蘭殖民,臺灣才開始有正式的文獻記載,在此之前,多半只能從考古研究來認識臺灣這塊土地;簡言之,歷史的記載足以代表一個國家和地區實質存在的證明,而歷史文獻(件)就必需要得到妥善地保存,才能供後世探研,這也是臺灣現階段在重建藝術史過程的任務之一。過去,許多史料並未得到足夠關注,諸多因素包括軟硬體的完整度,又或是政治的刻意而為。在蔡英文總統所提出「厚植文化力,打造臺灣文藝復興新時代」及2017年行政院的前瞻基礎建設等計畫中,文化部開啟了「重建臺灣藝術史前瞻計畫」,委以國美館許多重任;如今年五月,順天美術館捐贈數百件作品,由國美館執行典藏修復的任務;與此同時,還不間斷地舉辦與臺灣美術史研究相關之展覽如「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又或出版臺灣美術史刊物及舉行研討會等,真切落實「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

這次的第一場專題演講,由日本滋賀縣立大學名譽教授布野修司,以「從東南亞視角看世界建築史的構築」為題,從都市組織的角度,輔以建築和文化的田野調查,在其中剖析與釐清文化構成的關係,並重新建立東方(建築)史觀。史觀的建立確實重要,但其重要性並非以製造另一種文化霸權為目的,而是在目前的世界建築、美術或音樂史,多以西方為中心;為避免歷史建構的過程中,出現偏頗或是盲點,首要就是從自身角度出發,探討與世界的關係;就如第二場的「東亞文化圈中的臺灣美術」,中央研究院石守謙院士以「國界」探討臺灣戰後藝術,並用地域與身份的界定,重新思考臺灣藝術史建構的條件範圍;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邱函妮專任助理教授,則是研究早期赴日藝術家「陳植棋」,從臺灣藝術家的社會背景延伸到日殖時期民間運動的影響和探討。在其它的專題中,更有從職人工藝、原住民和庶民等多元觀點,擴展和延伸臺灣藝術史既有的脈絡性思維。

研討會後,我們期許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在將來漫長的路途中,可以有由上至下的影響,慢慢形成全民共同努力之目標。除了中央政府之為領頭羊的角色推動這項計畫之外,身為這塊土地上的一員,更應當負有保存文化資產的責任,況且還有龐大的史料未經整合及有效保存,若無及時著手這重要任務,很容易就會迷失在全球化的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