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017期專題視線 II

超維度互動《皴演算》展出現場

、照片/王振愷

 

國美館往年年末都有大型的數位藝術與科技藝術展演計畫,今年更能看見不同規模主題的策展專案,十一月初在數位方舟的「數位機動的寫意與寫實—智動與點雲」(後簡稱「智動與點雲」),接續十二月初本館201展覽室由科技部主辦的「後.技.藝—科技部藝術研究展」(後簡稱「後.技.藝」),另一個特別要提及的是,同樣發生在十一月初、為期兩周於臺北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的「拚場藝術撞擊計劃/起醮」(後簡稱「起醮」),此為國美館2019年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跨界創作補助計畫之成果。

 

要將上述相當不同型態的科技藝術展呈一同討論有其難度,不過能發現科技在當中都做為轉譯的媒介,藝術家運用它們進行臺灣歷史記憶與傳統技藝的重新詮釋、再現到保存,也進而創造出新的文化形式,這三個展覽實踐提供我們在科技藝術策展方法上的三種對照:

「智動與點雲」題中的點雲是運用3D掃描建築與物體後,以點的方式匯出的資料型式,每一點都包含三維座標(X、Y、Z),也能包含色彩資訊等(R、G、B),這樣的繪圖模式已經大大改變當今對於圖像生產,也影響了我們對於地理維度與空間感知。展覽中四組藝術創作都緊扣著如何運用科技對寫實的地景進行再創造:超維度互動透過機器手臂進行山水畫的臨摹、王新仁藉由程式演算不斷重新翻擾又重組「家」、森嵐工作方圖以歷史聚落模組為基礎轉換成動玩空間、夢想動畫團結合數位模型庫與空拍圖進行臺灣地方建物測繪紀錄,走過橫向動線的方舟展場,彷彿穿越一個個並排的大型風景卷軸,一個由雲點所創造出的臺灣地理。

「後.技.藝」則以科技部對於科技藝術長期的學術追蹤與討論為基礎,進一步進行策展的實踐,選件作品都可以對應到邱誌勇教授針對科技藝術所歸納出的六種類別,整個展覽像是一個神明祭儀的數位大平台,可以看見紙紮變成多頻道動畫投影、皮影戲透過體感互動使每位觀眾成為操偶師、進入VR世界裡能夠用肉眼跟著藝陣遶境等多元的體驗,較為可惜的是許多作品仍處於儀式行為上如實地紀錄再現,更多藝術層面與內容上的開發期待未來繼續發展。
同樣以神明祭儀大平台作為設計,「起醮」選定剝皮寮這個美術館外的替代空間進行發表,展期間剛好與場外的萬華青山祭夜巡相互呼應,拼場藝術撞擊團隊集結跨領域創作者,在展間中以鷹架、霓虹燈管搭建出一個臨時性的神壇,他們要祭祀的是以鄭南榕為首,六位為爭取臺灣獨立願景而犧牲自焚的前輩,整理並展示他們的遺書、論述、剪報與相關田野記錄,星叢散落在神壇周圍,中央是焚燒後的金紙爐具有紀念碑的象徵意義,通過當今錄影與錄音科技設備的民主化,加上臺灣政治的民主進程,「起醮」企圖為近未來的臺灣提出一個獨立的文化形式與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