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034期專題視線II

策展論述及蕭筑方〈Help Me〉(攝影:藝術銀行 蘇承璞)

文 ∕ 張乃予、攝影 ∕ 張乃予與藝術銀行

 

全球博物館受到COVID-19的影響,掀起閉館及裁員潮。在營運成為困難問題的情況之下,更顯得過往我們所享有的各種展覽是多麼幸福。所幸臺灣在疫情控制得宜之下,並沒有受到過多的影響。國美館館長林志明也提到:「自古以來,瘟疫與人類的生活如影隨形,因此,瘟疫等大型災難一直是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從國家政策的批判、對個人生命的覺醒,對生態環境的反思,以及對未來的期盼。」這時藝術銀行即時推出與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息息相關的議題展覽《在瘟疫的天空下:病毒的隱喻及其他》。

 

臺灣的藝術銀行成立於20144月,目前已典藏超過2,329件臺灣當代藝術作品,以推廣臺灣藝術家及空間美學的態度提供公私立機構「只租不賣」的服務。本次的展覽作品便是從眾多作品中挑選而出13位藝術家的作品(李文賓、邱士博、邱錦屏、杜建旻、徐睿甫、袁廣鳴、康雅筑、郭奕臣、陳崑鋒、趙書榕、劉家瑋、劉智丰、蕭筑方),媒材涵蓋油畫、壓克力、複合媒材、裝置及新媒體。

 

策展人嚴碧梅於策展論述中梳理了過去數千年來的瘟疫事件,以及藝術家對於疾病與瘟疫反思題材的創作,並提到:「藝術也許不會具體描繪瘟疫的傳染及人們生病的情形,而是透過轉化及間接的方式處理面臨瘟疫所帶來對於死亡的恐懼,孤獨及無助,甚至反省人與環境/其他動物之間的關係,人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以及返回初心的自我體察。」因此本展覽歸納出五個瘟疫/病毒的隱喻──「全球化」、「移動性/傳染」、「人的偏見/他者的孤獨」、「監視/隔離」及「共生」。

       

因應近期的世界現況,我自己也曾試圖去思考類似此議題的策展,該以什麼角度切入及展出哪些作品,而不諱言的我也會試圖以隱喻及衍生現象去談,而其中最令我直接聯想到的作品,絕對是袁廣鳴的「城市失格」系列。而本次展覽展出〈城市失格–西門町〉可以想見此系列作品的深植人心。此件2001年的作品透過科技技術將川流不息的人流及車流抽離,創造出空無一人的西門町,營造出城市幻象,在當時被認為是運用電腦技法製作才可能出現的奇景,2020年看來卻可能是我們人類的日常。而這件作品卻放置於展場後段較為角落的區域,也的確留給熟稔藝術史觀者一些猜測與期待,取而代之入口處的作品則是邱士博的黑白攝影作品〈不被理解的孤獨〉,呼應其孤寂和徒留人造物之場景。

 

「監視/隔離」議題在追蹤人的流動路徑與接觸點極為重要的時刻,再次被凸顯與討論,郭奕臣的〈顯影〉以手機軟體Spy Cam,連結全球監視的及時畫面,擷取眾多可能被遺漏及荒謬地畫面輸出於牆面及灑落地面,本次不同於2019年國美館「螢幕不滅」展的展示,地面留有讓觀者進入的空間,而同時落地窗又讓觀眾能被外面行人所觀看,形成了不斷循環的監視。

 

「共生」議題則是我當初在思考時,沒能立即想到的思考點,徐睿甫的素描作品〈我們本是一體〉、〈共生〉和劉家瑋的〈下一站〉及李文賓的〈願景 三(大自然的和諧)〉,皆是選擇手繪的作品去探討了人與其他生物的關係,可能更為緊密,也可能因為反撲而人類完全的缺席。而展場最後一件作品選擇李文賓綠意盎然的創作,感受到他創作時對於「生命自由而和諧」的願景,也彷彿為本次展覽留下對未來樂觀的結尾。

 

進入展場前先留下姓名電話,實名制以方便日後的追蹤。這個動作已然成為儀式,更讓本次的觀展體驗更能進入展覽議題。本次所挑選的作品雖然時間跨度從2001年到2017年,但作品所探討的議題透過策展有了不同的反饋與聚焦。當然策展人也提及,本次展覽除了反應全球現況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將這些藝術家的作品讓更多人看到,能夠被客戶所欣賞。本次藝術銀行立即反饋全球疫情的展覽,隨著時間的流動,疫情狀態不穩定的狀態下,想必策劃過程相當的不容易,但絕對能刺激不同的思考方式並引起大眾的共鳴,也讓藝術家的思慮與技藝能夠傳達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