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035期專題視線I

展場一隅(邱子芸 攝)

文∕劉星佑 攝影∕劉星佑、國美館提供

 

當我們觀看版畫、討論版畫時,我們看到的、討論到的是什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印刷是否就是版畫?無法複製、獨一無二等「藝術」特質,在面對版畫時是否擁有?由國立臺灣美術館展覽組副研究員簡伯如擔任策展人所策劃的「版印潮」,針對上述提問,帶領觀者擺脫定義的問題,打破時代的劃分,宏觀地透過四個單元,包含「名家經典」、「寫實之力」、「現代風尚」與「當代演繹」,看到版畫的各種面向,並從中發現版畫藝術的可能性與主體性。

 

從媒介到轉譯

 

「名家經典」展區彷彿展開了二十世紀的近代藝術史,包含達達運動、抽象主義、立體派、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普普藝術等大師之作,不一而足。1954年漢斯.阿爾普的絹印作品〈無題〉,可以看到隨機、偶發、不規則的單色色塊如何呼應其雕塑名作〈Shirt Front and Fork〉;枯瘦、修長的軀體,是賈克梅第雕塑最強烈的風格,展出作品〈Diego〉正是賈克梅第的弟弟,模糊的肖像線條,在空白的畫面裡呼之欲出,讓人想到立體雕塑的結構與量體,如何與之對話;亨利.摩爾〈有黑煙背景的人體〉石版畫,讓人想到斜躺的人像,與雕塑不同的是,版畫作品在畫面的分割中,可以瞥見膠卷般的動態影像感。除了上述,還有巴黎畫派的代表藝術家藤田嗣治、趙無極、超現實主義的保羅.德沃爾等人作品,無不盡收眼底。隨著藝術思潮的發展,版畫的主體性得以在「藝術家」手中被彰顯,而藝術的作者論,也受益於版畫的複製性,讓作者思潮,隨著版畫傳播,有著推波助瀾的效果。

 

與社會對話

 

版畫如何成為一種複合名詞?承上段所述,或許可以將「印刷」視為版畫技術的日常應用,而複製是版畫特性的思辨起點,而流通與傳播,則交疊著印刷與複製的特質,在「寫實之力」與「現代風尚」兩個單元裡,交織著與社會對話的可能。木刻版因材質的樸拙與製作的及時性,作品往往流露強烈的批判性,與現世的悲憫之情。在出版的實踐裡,立石鐵臣為《民俗台灣》雜誌與西川滿詩集《亞片》設計的封面,可以看見台灣日本時代的風俗圖繪,而在黃榮燦、楊英風、朱鳴岡、陳庭詩、刁平等人的作品中,分別可以發現戰後左翼木刻、光復初期反共戰鬥木刻、鄉土寫實等在地凝視的作品,其中黃榮燦作品〈搶修火車頭〉與朱鳴岡「臺灣生活組畫」的展出尤為難得;另外,來自泰國的堤納科恩.卡索恩蘇旺作品〈泰國鄉村的生活形態〉、與秘魯路易斯.安托尼歐.托雷斯.維拉爾作品〈興起;重征〉,讓人看見全球化下,不同處境的社會關懷。另一個與社會對話的向度,來自「現代風尚」這個單元,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藝術的媒介逐漸多元與廣泛,版畫藝術逐漸成為廣告設計專業養成的一環,陳庭詩與劉國松的作品,與大眾出版的合作,亦標誌著版畫應用的另一種機會。在思考藝術與政治的關係,版畫的歷程,是不可忽視的媒介。

 

自由與實驗

 

侯俊明1992年的《極樂圖懺》系列,是藝術家本人採用籤詩式木刻版畫形式的第一件作品,侯俊明在宗教功能的原始意義上,讓欲望的政治性得以被討論,與現場一隅展出佚名藝師的〈鍾馗道符〉,產生幽微卻立體的對話空間,以木刻版作為載體,宗教與人性的關係,充滿強烈的荒謬與諷刺。「地圖」本身就是極具政治關係的產物,楊明迭自「痕跡」、「碎形」到「水色」系列作品,挑戰的不只是版畫的平面的極限,更在自然觀察與人造俯視的視線交叉中,叩問觀看的本質。梅丁衍作品〈三分鐘與五分鐘〉彷彿在向達達藝術家曼瑞(Man Ray)的熨斗現成物致敬,版畫「複印」與熨斗燙痕,展現了梅丁衍特有幽默。陳曉朋〈獻給那些藝術家的禮物〉在「書」的形式中,以裝禎的方式,開啟了閱讀與對話的姿態,並讓「藝術家之間的學習與參照」成為被觀看與討論的對象。翁梁源〈等待方舟〉一作,詮釋另一種當代樣貌的聖經,也讓數位版畫的討論,搭上當代方舟。觀者在「當代演繹」這一單元之於版畫的討論,並非要再次定義或擴充版畫的意涵,相反地,而是在當代議題的選擇中,找到非版畫不可的創作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