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036期專題視線I

9月26日論壇,國美館林志明館長(左6)和與會之學者及發表人大合照 (國美館提供)

文∕王振愷、圖∕國美館提供

 

一個藝術生態要能健全,除了有藝術家的創作外,還要有藝術研究、評論、報導等相關書寫的相輔相成,才能建構出成熟的討論環境。目前臺灣對於青年研究者在研究書寫這塊的資源,相對於青年藝術創作在比例上仍舊懸殊,自2017年起,國立臺灣美術館以「鼓勵青年研究者投入臺灣美術之研究與書寫」為號召,在地緣之利下,聯合中部藝術相關院校合作辦理「臺灣美術經典講座暨新秀論壇」。

 

過去前三屆論壇以中部地區邀稿為主,2020年首度擴大為全臺徵稿辦理,共收到來自全臺16所學校30餘篇論文,經由專業評審通過的16篇新秀論文,分別為美術史論組八篇、創作理論組四篇、美術教育組兩篇、美術設計組兩篇,以下為各篇精采發表的重點摘要。

 

今年的美術史論組主題涵蓋臺灣民俗宗教圖像、當代藝術影像、西方藝術史學,不僅討論議題之多元,當中又有許多互相對話的可能:陳遵旭的〈探析艋舺龍山寺持蓮童子像的圖像結構與信仰功能脈絡〉、梁廷毓的〈論臺灣當代藝術影像實踐中的招魂術與感知民俗志〉、陳品潔的〈姚瑞中《巨神連線》系列的藝術詮釋〉分別以寺廟裝飾、當代影像與攝影做為研究對象,進行臺灣傳統民俗之圖像挖掘。

 

蘇俞安的〈自我歸返—試探夏陽繪畫的山水空間〉與王振愷的〈串接數位影像與展覽的作者元素:論蔡明亮《來美術館郊遊》、《無無眠》展覽〉都以藝術展覽場域作為研究對象,並從中進行這兩位大師作品的視覺感知分析。

 

另外三篇都以西方藝術史作為研究對象,不約而同選擇了19世紀重要的藝術派別與藝術家的作品進行討論,分別是陳怡真的〈為愛而生,為生而死—探討沃特豪斯與濟慈對「拉米亞」形象的詮釋與表現〉、沈觀毓的〈法國19世紀印象派畫作分析—以貝斯.莫里索的戶外景觀肖像與風景畫為例〉與陳韋寧的〈從慕夏的海報創作看捷克的民族精神〉。

 

創作理論組的四篇發表,則各自關注自身發表者的創作媒材:郭芷廷〈唯聲的凹陷:以人聲為創作主體〉著重人聲去思辨這個看似熟悉的媒介如何可能、

王信瑜的〈反覆循環的傷痛〉將藝術創作視為創傷療癒的儀式、徐靖軒的〈結晶汪洋〉則是將藝術與文字皆視為一種書寫,以書信和詩記錄著藝術家的感性狀態、王秋敏的〈記憶顯影—影像虛實的迴圈〉將過往記憶的依戀或拒斥轉換在錄像作品中。

 

在藝術理論與創作外,新秀論壇也將美術教育與美術設計涵蓋:美術教育組兩篇文章分別為黃佳音的〈校園建築融入國小六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反思體制內國小美術教育的課程,並提出延伸建議;李娉儀的〈從實驗研究建構高職設計群之創造力教學模式〉則將教學場域轉至高職,探討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

 

美術設計組兩篇文章都以廣告包裝作為研究對象,但研究途徑與背景相當不同:董姿嫻的〈從化妝品月份牌廣告看民初女子的流行時尚〉將背景拉至鴉片戰爭後開港通商的上海,探討當時西方文化如何影響民初的廣告畫;侯曉蓓的〈商業包裝創作設計上之訊息傳達與閱讀順位及視覺動線的構成之關係探討〉以自身的實務經歷,探討不同成因對於商業包裝設計對於設計者或是接收者的影響。

 

除了碩博士生精采的論文發表,在兩天的議程最開頭還分別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黃蘭翔教授以「近代美術館的建築與美術工藝品的展示」為題,以及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曾少千教授「現代藝術與運動文化」為題,進行深度的專題演講,讓在場的青年學子能汲取資深學者的治學經驗,共同精進、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