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039期專題視線I

台雙展策展人姚瑞中於座談會開幕式致詞(國美館提供)

文 ∕ 曹志宇 圖 ∕ 國美館提供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首場於1018日舉行之「藝術家暨策展人座談會」,議程瞄準三大子題――「獻祭與救贖」、「獸倣者/獸形人」、「行為暨臨場藝術/多媒體裝置展演」――依序展開。參展藝術家、策展人與現場觀眾,暢談創作理念及作品的關懷所在。「禽獸不如」(Subzoology)作為本屆雙年展關鍵字,探究所向披靡的「人類中心主義」發展至當代,遭逢「禽獸不如」或「不如禽獸」的風險,經由現場座談會熱絡的對話與交流,益加浮出、鮮明。

 

第一場「獻祭與救贖」,陳建泯本屆展出作品像生秘境爬梳馬來西亞華人近百年來在國際政治中特殊的身份認同,座談會分享陳個人以鋁箔紙拓模從事田野踏查,大規模翻製馬華墓碑與相關文物的經驗;林鉅介紹啟發創作靈感的文本,本次雙年展,三件展出的新作,皆取自布袋戲人物現身的開場白,其中一首,「金絲結羅網,來去黑暗中,踏入八卦陣,人肉全都無」,圖文對讀,加上林鉅完熟的「河洛腔」,鏗鏘有力,彷彿揭露生命歷程中,生而為人,混雜各色神奇與非理性的「黑歷史」。吳其育細膩剖析兩件錄像作品――〈一號與狗〉、〈人族〉的誕生,後者透過多媒體技術重建一座反映史前人類心智發展,區辨人獸界線的「亮亮洞穴」(Leang-leang Cave)。策展人贊同,當人獸界線之區辨獲得確立,這一刻,也是見證藝術起源的「創世紀」。紀凱淵的〈米糕龜〉,同樣來自個人對高雄與澎湖流轉的移民長期紀錄、觀察的田調,紀凱淵沿著家中長輩的回憶溯源而上,以「乞龜」為媒介,微妙地反映隨臺灣社會變遷的移民,除了身分上離鄉背井的事實外,如何藉由宗教儀式「接引」,在漂流的米龜上重返內在心靈的原鄉。張徐展藉作品〈陰極射線的神秘儀式與51件動態影像的連續靜止原型〉,談及時下媒體資訊流量爆炸性成長的隱憂,當資訊的接受與選擇發展至極端,反使受眾/人類,變得「禽獸不如」或「不如禽獸」。MeukoMeuko!擅長蒐集現代都會「聚合沉靜與噪烈交雜的情緒」使混音工程成為一實驗性的感官饗宴,本次與NAXS Corp. 涅所開發合作的音像演出《鬼島》,座談會現場,二組藝術家分享如何溝通、橫跨不同領域,合力完成作品,使《鬼島》在人性、獸性與神性的游移之際,締造「跨越地緣框架體驗的可能性」。

 

第二場「獸倣者/獸形人」,圖顥程(Martin Tokár)與孫懿柔分享合作的紀錄片動物尊嚴,論及「狩獵」作為獲取食物來源的手段,伴隨文明發展,越發精緻的同時,我們必須嚴肅看待的問題「現代社會的獵人,為了追求更多的獎盃,著手改造獵犬基因;當獵人炫耀此行的成果時,獵犬的生命價值,在鏡頭前,牠也不過只是一個『工具』。」動物尊嚴反在人類無止盡的慾望下,蕩然無存。耿晧剛談及個人從事時尚精品設計對藝術創作的反饋和影響,本次展出的一系列新作,結合跨國企業的動物形象,繼又創造了新的ICOM,「召喚起那更深層的、在成人理性世界與社會制約習性下,漸漸抹滅的感性意識。」陳昱凱介紹《白之前之後》中的動物,牠們彷彿伴隨碎裂、不完整的作品形式,被丟進充滿驚懼的劇場,相形之下,背景的植物反比動物來還得堅強,動物與植物的對比,如同寓言般反映了當代氣候變遷、極端氣候之於自然的威脅。吳秉聖開玩笑道,參展作品《投聲系列人位擬仿》比鄰陳昱凱,卻隱沒在展場之中,原來本次展出的是一新媒體多聲道的複聲裝置,現場作品確實並不突兀,彷彿「聲音的捲簾或柵欄」,吳秉聖以人聲模擬重現萬獸齊鳴般的音響,透過「獸倣者」的角度,得以更清晰地想見牠們靈動的姿態。

 

第三場「行為暨臨場藝術/多媒體裝置展演」,瓦旦塢瑪介紹個人巡迴世界,從事藝術行為的點滴心血,譬如本次展出的〈媽媽的蛋炒飯〉,瓦旦塢瑪坦言,「媽媽的身上很臭」,那股味道混合各種食物的氣味,以身體翻滾作出一道料理,既是「回到最初」的衝動,也是對個人「邊緣化的族群身分」的探索。葉子啓將談話重點放在座談會前一晚於「大安港媽祖文化園區」演出的〈網〉。葉子啓認為,當代臺灣「行為藝術」彷彿和美術館平行生長,故她選擇由在地出發,創辦「阿川行為藝術群」,擴大在官辦展覽之外,行為藝術的能見度。本次的作品〈網〉,讓她再次確定,社會上個人既是一名母親,也是一位藝術家,行為藝術無異於身分的切換,進入網中,「變作另外一個人」。孫懿柔展出行為藝術暨相關的影像紀錄,圍繞一核心關懷,「人與動物的界線何在?」她認為,「人類這個物種,往往最會一廂情願,自作多情。」但另方面,人類卻有一根深蒂固的誤會,「以為有血、有淚,血還必須是紅色的,否則不能談『感受』或『感覺』。」她的行為藝術旨在權充一種「換位思考」的媒介,重新將人類氾濫的感情,透過她的身體,串聯無聲的萬物。鬼丘鬼鏟分享隨「網紅現象」崛起,日益火紅的行為藝術新品種「講座式展演」;本次參展的作品〈鳥的團塊飛行〉,以錄像輸出,藉鳥類飛行檢討強權政治對個人行為宰制和桎梏,座談剖析〈鳥的團塊飛行〉,包括觀眾/演員也是作品的一部分,藝術家展演的技巧既有社會學的訓練,還有事前的田調與口訪。配合不時穿插的對白,講演是一宛如複合式的多聲道,最終呈現一複雜的敘事情境,令人眼界大開。

眾所周知,《聖經》「最後的晚餐」耶穌對眾門徒的一番話,隨餐的飲食,包含血與肉,因之具有區隔聖潔與俗世的特殊意義,策展人安排「獻祭與救贖」作為座談會第一場密集討論的主題;既以「行為暨臨場藝術/多媒體裝置展演」收尾,回應觀念的形成,乃是來自藝術家宛如先知般,以身為度的探索,其來有自。座談會藉由作者談作品,綜合與會人的態度與回應,反覆觀照不同物種間的生存處境,「禽獸不如?」要嘛「不如禽獸?」的思辨,不僅是哲學或宗教的命題,更應由座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