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040期專題視線I

「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 主題牆

文、攝影 ∕ 朱以夫

 

今年1128日於國美館開展的「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展出了自1927年至1943年間的10屆臺展與6屆府展之現存作品,包括林玉山、郭雪湖、陳進、李梅樹和陳澄波等畫家之作品,共83件。除館藏作品外,更集結臺北市立美術館、李梅樹紀念館、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等多方單位,協力作品的出借;又在文化部「前瞻基礎建設—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政策的指導及支持下,於2019年起規劃「臺展復刻.經典再現」出版計畫,將當時臺、府展所出之展覽圖錄復刻重現。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同時也是本展展覽顧問蕭瓊瑞教授於開幕當日說到:「前瞻,就要先回顧。」在臺灣的美術發展史的進程中,文化不斷的累積,但礙於過往的種種因素,使得許多歷史資料無法完整保留,故蕭教授就針對臺、府展作品展開一系列的蒐集調查,了解並掌握其現今作品留存狀況,蒐研成果於20203月出版《臺府展圖錄復刻別冊》,進一步將此計畫成果藉由本展具體而完整的展現,更是作為重建計畫中,日殖時期臺灣美術風貌的重要紀錄和成果。展覽以分東洋畫部、西洋畫部分室陳列展出,並依照時間軸序,從臺展第一回開始至第十回,後接續府展第一至第六回,搭配文件、照片等歷史文獻,將那些零散的資料得以重組和重現。

 

臺灣美術展覽會在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鄉原古統和木下靜涯的推動下,仿照日本官辦「帝展」,由臺灣教育會舉辦,自19271028日在樺山小學校的會場展開在臺官辦展覽序幕,當天更有約一萬人次參觀的驚人紀錄;臺展舉辦十回後,於1937年停辦一年,在1938年改由臺灣總督府教育局接續辦理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至1943年因戰事而終止。臺、府雖夾雜社會教化(皇民化)目的的政治企圖,卻也促成臺灣美術發展的轉變,從過去文人畫至日殖初期的所帶來的東、西洋畫,再至臺展首屆特選村上英夫以臺灣民俗風情為主題創作的〈基隆燃放水燈圖〉;也正如臺灣總督府文教局長石黑英彥所說「此展覽會的目標並未直接與帝展、院展或二科會同步調發展⋯⋯更期待作品逐漸大量地取自臺灣的特徵,發揚所謂灣展的權威。」這也是臺展舉辦後地方色彩的來由,這樣複雜的窘態同時也反映在此次主題「經典再現」之中;本展重點在於歷史的重現、藝術史的建構,如實呈現當時臺灣美術發展的樣貌。早期臺灣美術發展的狀態,受到政治因素的隱性牽制,加上並未有完整的美術教育體制,當時的畫家只能透過入選美術比賽來得到畫壇地位。

 

現今在國美館的帶領主持下,重建臺灣藝術史的計畫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不斷地回顧和爬梳過往的歷史,於適切的時機,找回屬於臺灣美術史的重要文化資產,諸如畫作、書籍或圖錄等,妥善進行修復和保存,搭配文獻的考究及出版,讓這些史料能夠再次被看到,再次被眾人所認識,在建構藝術史料的同時,也將其數位化,結合國家文化記憶庫,強化文獻的詮釋、呈現及應用,最終透過展覽的呈現,使文化產生與過往跨度的對話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