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029期專題視線 I

謝素梅〈雪國〉2015 錄像 7分52秒

文、攝影/馬于婷

 

「國美典藏精選展」由國美館館長林志明及策畫團隊擔任展覽籌畫,展示豐富的館藏與新進典藏品,包括於日治時期成長學習的藝術家之作品、1960年代以後畫會時代的作品,及至80年代、當代等31位藝術家的創作,年代跨距相當大,內容囊括個人小敘事、地方性紀錄、代表社會轉型作品,說明策展團隊宏大的視野。此展作品的陳設按照年代編排,但我更想用倒敘的方式帶領讀者層遞式探索臺灣藝術的歷史底蘊和發展軌跡。

 

首先,眾聲喧嘩的國際當代藝術界有幾位優秀的藝術家在此呈現,如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得主謝素梅 (1973-) 的錄像作品,呈現她在羅馬梅第奇莊園儀式性地抹去歷史的痕跡、自我沉澱。韓國的李桓權 (Yi Hwan-Kwon) (1974-) 人物雕塑刻劃寂靜狀態,日本的小泉明郎 (Meiro Koizumi) (1976-) 交錯夢境、記憶與現實檢視日本天皇制度,作品皆來自國美館舉辦的亞洲藝術雙年展。

 

張恩滿 (1967-) 的〈臺灣原住民獵槍除罪化〉一作是展覽常客,再看此作我們不禁要問:轉型正義是否已落實在強勢文化的國家機器面對部落傳統?徐瑞憲 (1966-) 以他一貫手法使廢棄物因藝術創作而獲得新生命,大小兩件裝置是作者生命經驗的重新梳理。近年「女性」藝術展蔚為潮流,「藝術」與「女性」的有機連結正如謝鴻均 (1961-) 將她身為女性而獨享的世界,以抽象之謎樣透露女性的生命如何複雜鏈結而又飽含能量。濃厚的個人情感也在陳順築 (1963-2014) 的攝影裝置中發酵為作者對臺灣人所熟悉的文化、土地之關照。潘信華 (1966-) 的代表性風格乃是「現代之古畫」,他變造紙張刻意擬仿壁畫和賦彩山水,使畫面呈現斑駁的歷史感,熟悉的蘇花公路在他筆下一如桃花源般的異度空間。石晉華 (1964-) 的觀念性鉛筆作品是傳統的紙上線條加上筆頭說明藝術家辛勤的「筆耕」。袁廣鳴 (1965-) 早期、同時也是招牌作品〈離位〉早在80年代便創作如此辯證,今日看來還是如此精準。細數這輩中生代藝術家可發現,他們早已開發了裝置作品的多元性,即使平面作品亦呈現十分新鮮的理念。

 

本展所選的戰後二代藝術家所展現的是以寫實功力傳達美善,如奚淞 (1947-) 的植物寫實之作和黃銘昌 (1952-) 的巴黎閣樓皆描繪一份靜謐。80年代初,臺灣藝術正式進入後現代,本展以當年臺灣最重要的藝術獎「新展望展」第一屆首獎得主莊普 (1947-) 指出這個起點。楊茂林 (1953-) 作品刻劃臺灣開拓史(亦是主權架空的歷史),其批判意識反映了80年代解嚴之後的政治藝術風潮。本展選出的李義弘 (1941-) 作品是典藏中最能說明他超越筆墨、力求變革的一件,洪根深 (1946-) 之作更是將現代水墨推進到令人耳目一新的當代水墨。東海大學地標性的建築是臺灣獨特的景緻,也是倪再沁 (1955-2015) 獻身藝術教育的基地,在此展出實有雙重意義。李俊賢 (1957-2019) 〈消高應〉結合語言、文化和自然海象形容臺灣的特質,作品與臺灣艷俗文化一樣生猛。李足新 (1966-2019) 描繪1949年遷移來臺的軍人,今日已成老兵的他們,夢境裡有多少關於大時代動盪而造就的命運變奏?

 

往前追溯到1960年代的臺灣藝術──蓬勃發展的畫會標舉前衛的精神,引入現代藝術觀念,加上東西融合的策略,於此後成為一個極具影響力的主張。在此臺灣藝術史上關鍵轉型時期的藝術家,至今皆是創作超過一甲子因而風格經歷多次轉變的藝術家。策展團隊選擇李再鈐 (1928-)、霍剛 (1932-) 代表性的幾何抽象作品,線條果決,色塊清晰;鄭瓊娟 (1931-) 的抽象則如神經血管交錯的網絡,玄秘又不失活潑。蕭勤 (1935-) 之作雖是熟悉的畫面,卻是罕見的複合媒材作品,以及雕塑。朱為白 (1929-2018) 以布疋線縫之型態突破傳統走向現代,實為獨樹一格。莊喆 (1934-) 以書法字入畫加上拼貼,是60年代的大膽的嘗試。李錫奇 (1938-2019) 作品以大紅色塊與麻將代表在地文化。韓湘寧 (1939-) 的〈大中小〉是他29歲移民後初入紐約藝術叢林的滾筒創作,標記他後續一系列無筆觸創作的起點。

 

臺灣光復初期,「鬼才」藝術家金潤作 (1922-1983) 作品總是兼具情感與個性化的表現;策展團隊這次選了重要水彩畫家蕭如松 (1922-1992) 少見的膠彩人物作品;而蔡蔭棠 (1909-1998)、呂璞石 (1911-1989)的作品則表現日治時期在臺重要美術教育家鹽月桃甫帶來的西洋美術媒材與技法。

今日臺灣文化乃受到主權架空、大規模移民、西風東漸激起的論辯與內省、政治上的封閉與開放、多元主義、國際舞台上的交流等等形塑而成,國美館策展團隊十分細膩地挑選了代表不同時代的藝術家或作品來訴說這個故事。欣賞「國美典藏精選展」並進行一次梳理與觀察之後我們會發現,歷史的包袱和大師的身影都不再沉重,相反地,在在都是臺灣藝術發展的重要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