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論「工廠」與安迪‧沃荷的形象塑造

  • 89
    論「工廠」與安迪‧沃荷的形象塑造
    出版日期: 2012-07-18
    刊登日期: 2012-07-18
    編著者: 鄭惠文
    頁碼: 96
    裝訂規格: 0
    內容:

    摘要 為了攫取大眾的眼光,藝術家對於形象塑造所花費的心力越來越顯而易見,這種藝術家的形象經營可追溯自美國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本文將沃荷的工作室「工廠」置於美國六○年代的次文化背景下,分析沃荷對這座普普聖堂的經營策略,再以宗教偶像的塑造過程,論述「工廠」成員與沃荷形象建構之間的連結關係。本文將指出:早期的銀色「工廠」其目的在於樹立沃荷個人的反文化形象,而後的黑白「工廠」其任務則在於形象的維持與傳遞,以避免未來支持者熱誠消失的危險。在沃荷利用「工廠」營造偶像魅力、成功的將自己行銷至全世界後,一些藝術家、藝術機構也開始追隨、仿效,並成為當代藝術的一種特殊現象。


    關鍵字:安迪‧沃荷、工作室、形象一


    前言1963年11月,沃荷在紐約東村(East Village)附近租下了一層約100坪大的空間作為工作室,這也是後來相當有名的銀色「工廠」。東村是嬉皮士、禁藥、地下電影、搖滾樂、同性戀酒吧的匯聚地,反文化的叛逆精神在此自由發展。對美國而言,六○年代是個繁榮的年代,但也是個變動的年代:在思想上,詩人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ng)等人鼓吹對抗主流價值、追求自由;在政治上,越戰、古巴飛彈危機、黑人民權運動致使美國社會瀰漫著一股動盪的氣息。而快速的科技發展更加速了此時的變動感,新產品、新資訊、新規則、新的消費方式削弱了傳統價值的權威。在這個變動的社會中,受影響最大的是青少年族群,他們群聚吸毒、街頭抗議、崇尚嬉皮的生活方式、性放縱、犯罪、以及與父母的關係緊張,而這些逾越的行為通常反應了他們的心理內在:尋找自我認同、希望獲得成就,以及對心理獨立(psychological independence)的需求。 在這種氛圍下,年輕人會以多樣的群聚方式,透過各種次文化團體的交流以尋找認同,而「工廠」的開放性便吸引一批青年聚集在此,他們成天無事的在裡面閒晃、聊天、嗑藥,運氣好的還會成為沃荷電影的主角。這個工作室最終成為沃荷的形象表徵,並對當代藝術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美國當代藝術家昆斯(Jeff Koons)將沃荷的形象經營概念發揮到極致,他已成為當代藝術的名牌象徵;日本藝術家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的工作室Kaikai kiki與「工廠」同樣具有藝術品的生產功能外,他所經營的藝術新人同樣指涉了「工廠」的經營模式。此外,英國對當代年輕藝術家的形象包裝也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在過去,藝術家因運用了精湛的技術達到幾可亂真的視覺效果,或是運用想像力開創超越現實世界的藝術品,因而被世人視為成天才、英雄,藝術家因具有再現或轉化現實的魔力而備受推崇。 但在強調平凡無奇的日常生活內容與簡單的機械複製技術下,沃荷是以何種方式建構自己的形象並讓大眾持續狂熱的崇拜?鮑丁(Kenneth E. Boulding)認為形象的建構來自訊息,這與巴特(Roland Barthes)所指出的,神話是由言談產生,是一種傳播體系、一種訊息,兩者具有相同的概念。這兩位學者的分析為我們架構了形象的二種維度:在同一世代的水平建構中,同好群體之間的直接影響、社會中正式或非正式組織之間的交流對形象建構產生的高度影響;在歷史的垂直建構中,形象建構則有賴於文獻、相片、表演、軼事等支援。 透過沃荷的工作室,本研究希望以「工廠」成員為經,銀色「工廠」到黑白「工廠」的變革歷程為緯,交織出沃荷的形象建構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