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想像的台灣當代藝術─從北美館「新展望展」到「台北雙年展」的查考

  • 89
    想像的台灣當代藝術─從北美館「新展望展」到「台北雙年展」的查考
    出版日期: 2012-07-18
    刊登日期: 2012-07-18
    編著者: 陳曼華
    頁碼: 58
    裝訂規格: 0
    內容: 摘要
    迄今關於台北雙年展的研究,多座落於批判其「國際化」的策展導向,特別是引進國外評審∕策展人所導致的台灣藝術主體性受威脅的危機。然而,這樣的論述傾向其實是在台灣藝術與西方藝術間劃分出一道想像的地理界線,其中預設了台灣藝術與西方藝術必然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而國外評審∕策展人(特別是西方)的存在,與決定此運作模式的官方體制──台北市立美術館,即顯示了畫下那一道界線的權力,透過這個權力機制的運作,台灣藝術成為馴化於西方藝術的表徵。

    本文爬梳台灣的雙年展肇始──「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對於台北雙年展及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影響,並探看其後台北雙年展中台灣藝術家的作品特色,試圖由以下面向重新檢視過往研究者認為台北雙年展的「國際化」造成台灣藝術被西方藝術馴化的論點有效:其一,台灣藝術與西方藝術的界線果真如此明確二分嗎?其二,台灣藝術是否在西方霸權的「想像」之中抹除了自己的樣貌?抑或呈現出雜揉中的反動力量?最後,則針對迄今關於雙年展議題的論述過度聚焦於批判策展人權力的策略盲點提出檢討。

    關鍵字:台灣當代藝術、新展望展、台北雙年展、後殖民、全球化

    一、前言:台灣藝術,是不是「台灣」藝術?

    台灣的官辦美術競賽展從日治時期的台灣美術展覽會 、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 ,一直到戰後的全國美術展覽會 、台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 等展,一直以來是藝術創作者進入專業藝術領域的重要競賽管道。1983年年底台北市立美術館成立後,以雙年展的形式陸續舉辦了「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1984年首辦)、「中華民國現代雕塑特展」(1985首辦)、「中華民國抽象水墨展」(1986年首辦) ,試圖以台灣第一座現代美術館的定位,引領台灣的藝術潮流。由「新展望」啟始的美術雙年展,之後陸續更名為「現代美術雙年展」、「台北雙年展」,成為台灣官辦美術展覽的重點。

    台北市立美術館為推動當代藝術所舉辦的雙年展,固然因其由官方主辦所代表的權威位置、媒體的大量報導、策展人及藝術家獲選後帶來的知名度提升等效 益,成為台灣藝壇關注的焦點,其運作機制也引起諸多討論與批評。主要的批判焦點座落於雙年展的「國際化」策展傾向,特別是引進國外評審∕策展人所導致的台灣藝術主體性受威脅的危機。迄今相關議題的探討雖累積了相當數量的藝評論述, 但系統性的研究仍極為有限。較具代表性者如呂佩怡的論文《後九○年代台北市立美術館國際策展的「本土∕國際」策略探討》,檢視1995-1999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及1998-2000年的台北雙年展,整體的展覽運作是依賴西方結構與價值標準進行,之所以如此乃是源於台灣主體性的匱乏與信心的不足,並由威尼斯雙年展的分析,指出:「可以看到一個比較悲觀的事實,那就是現階段的國際策展是一種共犯結構,由我們與國際評審或策展人共同架構,我們用一種文化想像去想像一個西方大展中的需要,並依賴國際評審、策展人等來決定我們該提出什麼樣的菜色,才能在此一國際饗宴之中被關注。」 認為在這樣的結構下,1990年代後半,台北市立美術館以較為積極的策略將台灣的當代藝術推向國際,呈現兩條同時進行的路線,一為「文化輸出式」的推出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一為「文化輸入式」的台北雙年展。此文以對於北美館意圖透過國際大展的舉辦及參與,作為進入國際舞台的媒介,有犀利的觀察,然而不管是文化輸出或文化輸入,這個論點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是,將文化的形塑視為一種單向式的移出或移入,而失去了文化於交會中形塑的有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