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許筠書法初探

  • 89
    許筠書法初探
    出版日期: 2012-07-18
    刊登日期: 2012-07-18
    編著者: 陳秀良
    頁碼: 32
    裝訂規格: 0
    內容: 摘要
    許筠,清咸豐、同治、光緒年間流寓臺灣的書畫家。繼呂世宜、謝琯樵、葉化成之後,應林本源聘,為板橋林家西席,但是直至今日,我們對許筠(?-1908)的認識還是非常的模糊。在閱覽臺灣書畫圖錄時,重要之著作都收錄許筠作品,其畫作清新脫俗,略無習氣,且山水、人物、花鳥皆能,足可入「名家」之流,其書則隸、真、行、草四體,今日猶見之,篆書未見,雖不足以為各方師法的大家,列入名家當綽有餘裕。日治時期即深受藏家、畫家矚目,其書畫成就在當代應屬傑出,作品未能廣為流傳,誠屬遺憾。

    從種種跡象顯示,研究臺灣書畫或收藏者,皆知許筠擅畫工書,然書名為畫名所掩,且書畫作品流傳少,書作更少,是知其能書者極罕,因此在臺灣書法史上,許筠受到的漠視,乃勢所必然。其書法,雖傳世作品不多,圖錄見載者不過8件,然包含隸、草、真、行四體,行、草為多,楷書對聯2件,隸書對聯1件,篆書未見,再加上繪畫題跋,約略可見其不凡之書法造詣,本文即就此可見之書法作品,試為分析、探討,以期能了解許筠的書法淵源、風格,並與同期的書家做一比較,確立其在臺灣書法史上的成就、地位與影響。


    關鍵字:許筠、臺灣書法、林家三先生、板橋林家

    壹、 前言
    許筠,清咸豐、同治、光緒年間流寓臺灣的書畫家。但是直至今日,我們對許筠(?-1908)的認識還是非常的模糊。而在許多「臺灣文獻書畫」的展覽圖錄中,總不乏隻字片語的零星簡介及作品呈現,使吾人相信在臺灣書畫壇上,許氏應是值得重視的人物,其人的經歷、書畫特色與成就、寓臺時日、師友來往等情形,皆不明朗。就目前所見,有助於了解許筠生平的資料,最主要的是日治時期刊於《臺灣日日新報》的一份筆單,其次是《東寧墨蹟》、及光復以後《清朝臺灣繪畫之研究》所刊印的生平簡介,茲依序摘錄於後。

    首先是《臺灣日日新報》「時名書畫」欄所刊載的筆單,讓我們對許筠的名號、籍貫、書畫專長、來臺時日、居所及目的有一概略的了解,其文曰:

    許君名筠號綸亭,泉州風雅士也,性情豪放,善操書畫,舉凡真草篆隸,水墨蘭竹,丹青花卉,淺絳翎毛,以及山水人物,無不各臻妙境。嘗乘槎泛南洋,博覽各島名勝。作倪雲林放懷高致,效唐伯虎賣畫生涯。久已名噪一時,賞鑒家購求珍藏者,門常接踵,昨航海漫遊,偶來臺北,僑寓大稻埕六館街謙裕樓上,所有書畫絹素,多由該地附近鴨寮街寶藏興銀店收繳現,催書索畫,無非學士文友,真有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喜斯道者,當必以先睹為快也!

    其次是《東寧墨蹟》的許筠簡介,讓我們了解其晚年的行止,其文曰:

    許筠,福州人,號綸亭。嘗來臺灣,住稻江。以畫為業,後歸廈門。西太后崩御之時,仰毒殉死。

    而林柏亭《清朝臺灣繪畫之研究》所刊印的生平簡介,則提供了許筠的一些經歷,點出與板橋林家暨三先生的淵源,其文曰:

    許筠字綸亭,清道咸際福建人。善畫知書,繼謝琯樵(1811-1864)、呂世宜(1784-1855)後,與葉化成(道光十五年1835舉人)同應林本源聘至臺,未久卒。所遺作品甚少,獲者珍如拱璧。

    就這些資料,我們實在很難對許筠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尤其生平事蹟與行止,諸如來臺時期、流寓地區、停駐時日、寓臺因緣等,更是模糊。然而根據這些資料,再參酌載籍一鱗半爪的訊息,及許筠的書畫題識,我們可以勾勒出一份許筠的基本面貌。 即:

    許筠(?-1908),字綸亭,號萬个亭主。 齋館曰萍寄齋、萍齋。 清咸同際福建泉州人,約出生於清道光(1821-1850)中期,活動於咸豐、同治、光緒年間的書畫家。善書法,真草篆隸皆能,擅繪畫,水墨、設色皆精,畫種則花卉、翎毛、山水、人物俱佳,尤長於四君子。以畫為業,泛遊南洋各地,嘗來臺灣,住臺北稻江,流寓竹塹、臺南等地,並繼謝琯樵、呂世宜、葉化成後,應林本源聘,任板橋林家西席。寓臺時,曾指授臺北蔡大成。後居廈門。西太后崩,仰藥以殉。所遺作品甚少,獲者珍如拱璧。

    就如此的生平資訊,我們很難說出許筠是一個甚麼樣的人物,所幸許筠尚留存一些書畫作品,吾人可就其所書所畫並取法對象,而稍稍了解其人之思想個性。至於許氏與臺灣的關係,及其來臺的年代,就可見的史料,包括一、少數落有年款的書畫作品,二、刊於《臺灣日日新報》的筆單,三、林家花園來青閣登樓懷鄉詩, 四、畫贈士林潘光櫧的明信片等來推估, 其寓臺時日主要的當在清光緒年間。就此時間點觀察,其與咸豐五年謝世的呂世宜,及同治三年陣亡的謝琯樵,應無交集,較有可能與葉化成後期同時出入林家,至於是否擔任西席,恐需更確切的資料方能證實。

    許筠的書畫,「所遺作品甚少」,是載籍共同的說法,質之各類明清先賢書畫展圖錄,亦屬事實,而其書畫成就在當代應屬傑出, 作品未能廣為流傳,誠為遺憾。許筠生平事蹟不詳,史志未錄其傳略,作品流布有限,其人之書畫傳承不明,乃理所必然。其書法,雖傳世作品不多,圖錄見載者不過8件,然包含隸、草、真、行四體,行、草為多,楷書對聯兩件,隸書對聯一件,篆書未見,再加上繪畫題跋,約略可見其不凡之書法造詣,然而遺憾者,在可見的研究中,談及許氏書法成就者並不多見。從種種跡象顯示,研究臺灣書畫或收藏者,皆知許筠擅畫工書,然書名為畫名所掩,且書畫作品流傳少,書作更少,是知其能書者極罕,因此在臺灣書法史上,許筠受到的漠視,乃勢所必然,亦令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