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藝術中的身體表演

  • 藝術中的身體表演
    出版日期: 2008-10-09
    刊登日期: 2008-10-09
    編著者: 段馨君Iris Hsin-chun Tuan
    頁碼: 70
    裝訂規格: 0
    內容: 摘要
    本文探討西方與台灣藝術中的身體展演。在西方藝術史中,從一開始的只見作品,到藝術家的隱藏簽名,再到牆壁小鏡中反射的作家之臉(例如艾克《阿諾菲尼夫婦畫像》),到畫家被畫入畫中,如野獸派中的馬爾肯將馬諦斯畫入其畫作中《馬諦斯在曼更的畫室裡作畫》;傅柯的書《事物的秩序》封面採用維拉斯奎茲的著名畫作《宮女》來象徵權力。牆上鏡中所反映的正是在被畫肖像的國王與皇后的形象(其位置恰是觀者所看畫的位置),維拉斯奎茲把他本人亦畫在此畫中。自1965年以來直至當代,釵h藝術家(如Mercel Duchamp, Yves Klein, Bruce Nauman等)都在他們的作品中呈現身體藝術。不同於羅丹的青銅雕塑,曼羅尼在好幾個活著的真人身體上簽名(包括赤裸女體)來創造一系列的《活著的雕塑》。在藝術史中,從上古時代藝術家隱身在作品之後,至現代主義興起,觀念主義與達達方興未艾,加上二十世紀末後現代主義與前衛藝術,迄今二十一世紀初的前鋒藝術和表演藝術之風行,包括藝術在台灣的發展,也有相似的情形,即可發現越來越多的藝術家以身體表演來表達創作想法,像是女性藝術家高汀及雪曼,即用她們的攝影作品來質疑男性凝視與藝術取悅通俗大眾。本文探究身體呈現在不同媒介中的藝術表演,賦予肉體化的身體政治再現。

    關鍵字:身體表演、後現代主義、表演藝術、男性凝視

    一、藝術中的身體
    隨著藝術史的演進,藝術家從隱身在作品後,到以簽名落款,自從二十世紀六○年代起,釵h藝術家開始以身體表演(Body Performance),直接作為他們想要呈現的藝術理念。參考藝評家阿孔熙(Vito Acconci) 在《風格,學派與運動》 一書中對於身體藝術的看法:「假如簡約主義是如此的棒,那我能做甚麼?缺失的是來源,我必須去揭示那來源」(244-246)。如阿孔熙所述,在那期間的大部份藝術中所缺失的是藝術創造者的肉體存在。身體藝術是運用身體,通常是藝術家本身的身體,來作為媒介的藝術。自從1960年代末,身體藝術已成為其中一種最受歡迎與爭論的藝術形式,並已傳播至全世界。
    在釵h方式,身體藝術代表一種對於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與簡約主義藝術(Minimalist Art)裏去形體性(impersonality)的反動。但身體藝術亦可被視為觀念藝術與簡約主義藝術的一種延伸。在一些身體藝術,採取以一公開儀式,或是以一表演形式的例子中,身體藝術也可與表演藝術重疊(overlap),雖然身體藝術經常被隱私地被創造,然後藉由記錄(documentation)被溝通給大眾,在有些作品, 例如: 美國魯卡斯.沙馬拉斯 (Lucas Samaras, b. 1936)的作品 “Autopolaroids”,會實際上將觀者轉變為窺視者。身體藝術的觀眾經歷一串的角色──從被動的觀者到窺視者,再到主動的參與者;極端的情緒反應,藉由蓄意地疏離、無聊、震驚、煽動的思想,或是好笑的,來被由觀眾的身上引出。
    好幾位與阿孔熙同輩的主要人物可作為具影響力的例子,其中之一是杜象(Marcel Duchamp)著名作品包括《噴泉》,克寧(Yves Klein)於 1960年的作品“Anthropometries”使用女體作為「活著的筆觸」(living brushes) ,以及諾曼(Bruce Nauman)的《自我肖像為一噴泉》(Self-Portrait as a Fountain, 1966-67),有關這部份,稍後我會再詳加評論。
    回顧藝術史中,從一開始的只見作品,到藝術家的隱藏簽名,再到牆壁小鏡中反射的作家之臉(例如艾克(Jan Van Eyck),《阿諾菲尼夫婦畫像》(The Arnolfini Portrait ,1434)),到畫家被畫入畫中,如野獸派中的馬爾肯將馬諦斯畫入其畫作中《馬諦斯在曼更的畫室裡作畫》(1904-05);傅柯 (Michel Foucault) 的書《事物的秩序》(The Order of Things)封面採用維拉斯奎茲(Diego Velázquez)的著名畫作《宮女》(Las Menines,1656)來象徵權力。牆上鏡中所反映的正是在被畫肖像的國王與皇后的形象(其位置恰是觀者所看畫的位置),維拉斯奎茲把他本人亦畫在此畫中。自1965年以來直至當代,釵h藝術家(如Mercel Duchamp, Yves Klein, Bruce Nauman等)都在他們的作品中呈現身體藝術。在丹普賽(Amy Dempsey)的書《風格、學派與運動》(Styles, Schools and Movements)中,引述阿孔熙 (1940)對身體藝術的看法,他認為之前在藝術史中缺少的就是創作藝術者本身的身體存在。而觀賞身體藝術的觀眾也經歷角色的變換──從被動的觀察者到窺視者,甚至變成主動的參與者。不同於羅丹的青銅雕塑,曼羅尼(Piero Manzoni) 在好幾個活著的真人身體上簽名(包括赤裸女體)來創造一系列的「活著的雕塑」(Living Sculptures, 1961)。從上古時代藝術家隱身在作品之後,到中古時期十五世紀逐漸地跳出來以藝術家的身體來顯現在作品的一部份。至現代主義(Modernism)興起,觀念主義(Conceptualism)與達達(Dada)方興未艾,1960年代的女性主義身體表演者,在美國即常在公園、廣場與各室內外表演場地展現她們對社會文化批判的理念。再加上二十世紀末之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與前衛藝術(Avant-garde Art),持續發展迄今二十一世紀初的前鋒藝術(Transavanguardia)和表演藝術(Performance Art)之風行,藝術家打破以往對稀有陳列博物館藝術品(Art as a museum piece of work)的觀念,越來越多的藝術家以身體表演(Body Performance)作為其藝術作品,來表達他們新穎的創作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