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由殖民化到全球化─談台灣美術教育與數位藝術教育的經驗

  • 由殖民化到全球化─談台灣美術教育與數位藝術教育的經驗
    出版日期: 2008-09-08
    刊登日期: 2008-09-08
    編著者: 駱麗真Loh, Li-Chen
    頁碼: 34
    裝訂規格: 0
    內容: 摘要

    由歷史的脈絡中清晰可見,台灣藝術教育一直臍b東、西哲思與教育顯學中,這些發展可分為幾個階段,而決定藝術創作的表現與藝術教育的方向則有幾個重要的因素,包含政治主導、文化思潮與當代科技。
    日治時代圖畫教育概念於自明治維新與歐美優越中心價值觀,釵h台灣前輩畫家都在這樣的系統下習藝,日後更到日本內地學習,再返台成為培育下一代的教師。經濟起飛的七○、八○年代,現代主義到後現代,國際化被深信是正確的潮流,釵h藝術工作者,在國內完成大學教育之後赴歐美繼續深造,返台之後成為傳播西方藝術哲學與教育下一代藝術從業人員的工作者。這樣的模式直至今日仍方興未艾,我們在觀察、吸收、複製、傳播他者經驗上,因運用而認同,也因認同而運用。如同謝東山(1996)認為,「由於對於中心優越文化的過度依賴,西方的現代主義與中國的中原文化沙文主義,在集體意識下遂成為台灣藝術論述的『聖體』」。然而數位藝術的加入,世界資訊扁平化,一方面讓多元觀點可以展現,一方面也增加了技術門檻,產生了新的階級,只是這個新的階級已不在放置於文化殖民化下檢視,而是在全球化與文化的「同質化」與「普及化」發展下,因媒體載具的關鍵特性增加了藝術批評的專業與難度。
    而台灣當前藝術教育要如何因應此一現象呢?教育體系之外,我們又當如何延伸育成系統,讓台灣數位藝術內容展現與檢視上皆不依賴他者,進入舒適自然的對話?台灣的數位藝術現況,需要一個深度紮根的工作,以及有計劃的培植本土人才,讓學院教育之外,增加更多產官學長遠、有效、的媒合平台,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關鍵詞:藝術教育(Art Education)、殖民化(colonization)、全球化(Globalization)、數位藝術(Digital Art)


    一、 緒論

    本研究的興趣初期是穢韘b數位藝術的在地化經驗上,為了精確了解數位藝術創作與數位藝術教育的在地化,我向歷史挖掘證據與訊息。發現台灣藝術人才養成的教育模式與文化殖民間的關係。台灣藝術教育一直臍b東、西哲思與教育顯學中,這些發展可分為幾個階段,而決定藝術創作的表現與藝術教育的方向則有幾個重要的因素,包含政治主導、文化思潮與當代科技。

    二、 台灣美術教育發展

    台灣美術教育發展的影響因素首推是政治力的主導,政治因素長期以來位居正統且顯要的地位,這個負載著孕彖蛌漲]素,一直強烈左右藝術教育的發展。在清末「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新文化運動」的表現,以學習西方文化的氛圍漸漸形成,派洋留學生西向取經,亦是日後諸多留學風潮之始。

    溯源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喪失了自主性,淪為半殖民地開始,中國社會質性驟變,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號出,到1895年4月,甲午戰爭清朝失敗,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致使1898年維新運動戊戌變法的發生,與日成氛圍的「新文化運動」,西方文化優越觀念植基人心,不但中國如此,影響亦深入同樣被叩關而結束鎖國的日本。

    甲午戰爭之後,維新成央A清朝失敗,台灣再次被迫剝離母體,自此斬斷中原文化主臍帶,進入日治台灣的階段。政治殖民產生文化殖民,在此期間,台灣藝術與藝術教育都以實用主義為導向為主,主要著力在小學校與師範學校,中學校反而數量不足,促使釵h想要升學的台灣學生須負笈東洋,教育政策也由早期的「日台分學」到一次大戰後有「內地延長政策」與「日台共學」的教育方針改變。日治時代圖畫教育概念於自明治維新與歐美優越中心價值觀,釵h台灣前輩畫家都在這樣的系統下習藝,日後更到日本內地學習,再返台成為培育下一代的「教喻」 ,如:黃土水、陳澄波、廖繼春及之後的顏水龍、郭柏川、陳慧坤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台灣美術教育發展,融合了複雜的文化、社會、經濟、政治等種種因素,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遷台到民國七十六年解嚴結束強人政治,這段期間台灣的教育制度多是中心主導,集權式的教育體制,而此期台灣藝術教育的發展,則同時受到東、西方國家藝術教育思潮的影響。

    九○年代後,解嚴下政治與藝術的本土化思潮開啟了迥異以往的風貌,同時也自然的檢視過去台灣藝術在建構藝術批評的三大議題:「藝術的定義」、「批評意識」與「美術史觀」 。殖民傳統以來產生的文化優勢議題被重新檢視,在當代的去中心化與逆轉邊陲主義之下,試圖翻攪出新的台灣可能。但是,一、過度的本土口號與二、缺乏在地史觀與研究論述方法,使得台灣藝術主體性的討論反而更顯邊陲。

    在二十世紀整個以現代主義為主流的大環境裡,西方形式主義的產物──視覺文化要素成為全球共通的語言。跨入二十一世紀,雖然多元文化價值替代了文化優勢與壟斷,但科技與技術倍數精進,數位時代的來臨,卻加速資訊全球化與文化的「同質化」與「普及化」發展 ,形成全球文化的集體潛意識,變成無法逆轉的趨勢。此外,新媒體藝術讓載具超越以往藝術創作的工具性意義,對於新媒體藝術的期待與解讀也圍繞在幾個核心上:「語言─介面─文化」、「工具─媒介─轉碼」 。因此媒體特性可能決定作品的藝術性,如網路藝術的多向文本、傳訊藝術(Telmetic Art)也增加了藝術批評的專業與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