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誰的當代藝術?—從異國情調到在地性符號

  • 誰的當代藝術?—從異國情調到在地性符號
    出版日期: 2008-09-08
    刊登日期: 2008-09-08
    編著者: 梁莉苓Liang,Li-ling
    頁碼: 20
    裝訂規格: 0
    內容: 摘要

    在全球化跨國的思維下相應而生的區域性思考,使得「亞洲」成為一個被問題化的課題。薩伊德(Edward Said)帶動的後殖民理論思潮,透過1987年台灣解嚴過後出版品解禁、媒體傳播的發達、以及大量二十世紀八○年代的歐美留學生於九○年代回國任教等等途徑,傳播到台灣的知識界、政治界、藝術文化界;就在這樣的去帝國、建主體的後殖民語境中,加上本土意識高漲的台灣政治環境推動下,促成了二十世紀九○年代台灣當代藝術中「台灣藝術主體性」的探索。
    接續九○年代而來的全球化思維也開始加入藝術世界的對話。台灣當代藝術在回應全球化藝術舞台的方式,往往陷入以最具指認性的手法,銜接本土意識與文化認同議題下生產出來的本土性、歷史記憶、政治社會異象等藝術符號,出席全球化的國際藝術舞台。雖然一方面完成了區域性色彩的指認,但在另外一方面,卻也讓台灣當代藝術的豐富表現被窄化於世界藝術的舞台之上,淪為政治主體宣言的權力工具。那麼身處如此框限之下的藝術創作者該如何去回應呢?這個由創作主體發出的提問,將持續的蟄伏於本論文的底層,影響著論述中隱形的動線發展,同時也是本論文意圖去解釋的課題。並且以當代藝術中的「語言學轉向」(the linguistic turn) ,藝術由「藝術是什麼」轉變成「藝術如何去說、或被說出來」的觀點,去切分出藝術的當代特質,進行論證。
    這篇論文將論文空間視為一個詮釋角度轉換的場域,分別由詮釋與創作角度提出問題意識,如此雙重維度的佈局,意圖呈現出當代藝術中創作者、理論、或是相關詮釋批評的矛盾式互動關係,回應全球化區域性藝術這個帶有論述性與議題性的問題框架。最後試圖引導論文回到藝術創作中非理性的區塊,尋找藝術創作中感性的力量,讓一向以政治性「主體身分」思考的全球化區域藝術討論,轉向至藝術創作中的感知角度進行討論。

    關鍵詞:亞洲、在地化 、台灣、主體性、當代藝術


    前言

    在全球化跨國的思維下相應而生的區域性思考,使得「亞洲」成為一個被問題化的課題。回顧「亞洲」一詞,源於歐洲啟蒙運動後工業革命的發展與殖民帝國的興起,以理性思維置放於百科全書式的命名邏輯之下,亞洲成為歐洲帝國命名的客體對象,薩伊德在著述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一書中爬梳了「東方學」的興起,激化了亞洲文化研究者對於亞洲作為客體想像的反思。薩伊德帶動的後殖民理論思潮,透過1987年台灣解嚴過後出版品解禁、媒體傳播的發達、以及大量二十世紀八○年代的歐美留學生於九○年代回國任教等等途徑,被傳播到台灣的知識界、政治界、藝術文化界;就在這樣的去帝國、建主體的後殖民語境中,加上本土意識高漲的台灣政治環境推動下,促成了二十世紀九○年代台灣當代藝術中「台灣藝術主體性」的探索。也因此,在全球化之下的亞洲藝術課題的藝術主體性的思考,與後殖民建主體的思考產生聯繫、延續、變異、辦證的關係。
    經歷了「本土運動」與「台灣藝術主體性」的思考衝擊後,接續九○年代而來的全球化思維也開始加入藝術世界的對話,然而其「多元文化」的開放性觀點,在非西方國家的知識份子批判剖析後,被質疑仍然以西方的主流觀點去宰制全球文化的分配大權,在世界藝術的舞台上,隱身背後的西方主體以「異國情調」的期待去想像區域文化的藝術屬性。也因為這個背後的權力運作機制,台灣當代藝術在回應全球化世界藝術舞台的方式,往往陷入必須以最具指認性的手法,銜接本土意識與文化認同議題下生產出來的本土性、歷史記憶、政治社會異象等藝術符號,出席全球化的國際藝術舞台。如果這樣的觀察與推論成立,這種將自我台灣化∕奇觀化∕客體化的藝術表現,一方面完成了區域性色彩的指認,但在另外一方面,卻也讓台灣當代藝術的豐富表現,被窄化於世界藝術的舞台之上。那麼,身處如此框限之下的台灣藝術創作者該如何去回應呢?這個由創作主體發出的提問,將持續的蟄伏於本論文的底層,影響著論述中隱形的動線發展,同時也是本論文意圖去解釋的課題。
    在全球化區域藝術的框架之下,這一篇論文雖然埋藏著創作者的提問,但是在論述的行走上,首先要去面對的是創作者所處的藝術養成環境,也就是由後殖民時期延續到全球化時期的「藝術主體性」詮釋脈絡,因此這篇論文首先要處理的課題是:「在全球化的世界藝術舞台上,台灣藝術如何轉換文化的客體身分,建構其主體性?」在第一章「建構台灣藝術主體性:誰在詮釋誰」的內容中,爬梳台灣藝術主體性的發展,以主體性詮釋中關鍵的「詮釋參考架構」為核心命題,進行討論。接續的第二章「當代藝術創作與理論的新關係」的內容,意圖釐清全球化區域性藝術這個問題框架本身,就涉及將議題與論述置入創作過程的現象,使得創作與理論之間的關係產生新的變化。透過第二章對於創作過程與創作論述背景的關係探討,帶入到創作者的提問範疇,「置身全球化區域風格限制環境中的台灣藝術家,如何保有創作主體的自治性?」是接續的問題意識,藉著第三章「回到知識限定之前:藝術創作的自主性(autonomy)力量」這個章節,本論文將延續前兩章的討論,試圖引導論文離開全球化區域性藝術框架帶動而來的論述與知識,回到藝術創作中非理性的區塊,尋找藝術創作中感性的力量,讓一向以「主體身分」思考的全球化區域藝術討論,轉向到以藝術創作中的感知角度進行討論。在論述的方法上,這篇論文涉及台灣藝術史、藝術社會學、全球化研究、感知哲學等等理論範疇,論證中將藉由後殖民或全球化脈絡之下發展出來的相關文獻,與作品的舉證進行分析論證。
    這篇論文意圖去解決的另外一個核心問題是「如何將本篇論文操演(practice)成一個詮釋角度轉換的場域」,上述兩個分別由詮釋與創作角度提出的問題意識,雙向維度的佈局本身,意圖呈現出當代藝術中創作者、理論、或是相關詮釋批評的矛盾式互動關係,這個類似於理性與感性的互斥與交織狀態,讓這篇論文的架構自身也涉及到實驗與表現的向度。身為當代台灣藝術創作者一份子的行文者,在來回進出理論與創作的過程中,如同進入當代藝術中觀念與理論結合於藝術的滋味之中,將自身更深一層的浸入這個歷史性的客觀場域,試圖整理出因應全球化區域化藝術框架下的提問,這樣的工作結果是否能為自身藝術開創一條新的路線,只是這篇論文不預設結果的些微期待,最重要的是希望透過這場論證,對於所處的藝術環境背景進行認識與開創另一種詮釋方式。本篇論文維持理論與創作之間空隙的堅持,深深的影響論文在論述進行時碰到的交叉路口的抉擇。這篇論文所開展內容,當然不能代表其他藝術家的態度,或釣銗L藝術家可能會給出不同的回應,然而,如果全球化藝術脈絡之下籲求的是一個「多元風格」的展現,那麼就讓這篇心繫著創作主體自身的論文,以某部份的主觀性去完成多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