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近代雕塑發展中的現代意識

  • 台灣近代雕塑發展中的現代意識
    出版日期: 2007-08-06
    刊登日期: 2007-08-06
    編著者: 薛燕玲Hsueh,Yen-ling
    頁碼: 60
    裝訂規格: 0
    內容: 台灣海峽在十六世紀後葉,倭寇、海賊漸趨歛跡之後,閩粵沿岸的居民開始陸續來台,這些漢人主要是到台南安平、一鯤身島、赤崁一帶從事小型貿易或漁業,亦有設法定居耕作。 十七世紀中葉以降,在荷蘭統治台灣期間,為了開墾而獎勵漢人移住台灣,而因此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居民首度有較大規模的遷徙,之後明鄭、清治時期皆不斷有漢民族遷移至台灣。清初以後渡台的移民幾乎都是為了脫離飢荒、災害、戰亂的苦難,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千辛萬苦地來到台灣,然而當時的台灣是個幾無社會制度、環境惡劣的地方,這些大都是勞動人口的移民,並未能將常見於中國明清時代文人雅士生活中的精細雕刻工藝技術傳入,卻因為民間信仰而使得廟宇建築興盛,來自漳州、泉州、福州或潮州師傅技術的傳入,相對活絡廟宇裝飾與神像雕刻工藝的發達。由於取材的方便,當時台灣的神像或廟堂雕刻絕大多數是以木雕為主,且多以實用弁酮馬V,少有純粹創作的雕刻藝術品。
    1894年,在甲午戰爭戰敗的清朝放棄了對朝鮮的支配權,並將台灣割讓給日本,自1895年起台灣受到日本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日本治領台灣期間,為了創造出適合日本人移住的環境、資源開發,以及作為南進根據地的目的,將台灣作為日本現代化的另一個實驗場,在不同階段的殖民政策下接受日本文化的薰陶,和間接式的西洋現代文明與社會制度的洗禮。在美術方面,除了傳統的文人畫、民俗彩繪、木雕工藝外,其他如西洋畫、膠彩畫 與近代雕塑等皆由日本傳入,西洋技法的表現與美學觀造成台灣美術的發展極大的刺激與變革。由於日治時期日本並未在台灣設置專門的美術學校,僅在師範學校設有培育實用技能為目的的圖畫科與手工科,以及在中小學校設立圖畫課。而如石川欽一郎等來台的畫家或美術教師雖然開啟了台灣學子對於美術的認識與學習,然如想繼續在美術專門領域深造者,就必須選擇前往日本進入美術學校或私塾學習的途徑。1927年「台展」開辦,成為台灣釵h想從事藝術創作者的競技舞台,但因「台展」(「台灣美術展覽會」)與之後接續的「府展」(「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始終只有設置「西洋畫部」與「東洋畫部」,而沒有設置「雕塑部」,也沒有這方面的教師來台授課,致使從事近代西洋雕塑者的人數相對比較稀少,一些想要學習雕塑者也都選擇留學日本為多,目前文獻資料可得計有黃土水(1895-1930)、黃清呈(1912-1943)、范倬造(1913-1977)、陳夏雨(1917-2000)、蒲添生(1921-1996)等。而這批台灣年輕人到日本留學時也正巧趕上日本傳統雕刻勢微、近代西洋風雕塑盛行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