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近代雕塑的兩次典範轉移─以黃土水和楊英風為例

  • 台灣近代雕塑的兩次典範轉移─以黃土水和楊英風為例
    出版日期: 2007-05-09
    刊登日期: 2007-05-09
    編著者: 蕭瓊瑞
    頁碼: 48
    裝訂規格: 0
    內容: 雕塑藝術之於台灣,可以遠溯史前考古與原住民文化;然明清以來,隨著漢人社會的移入,依附在宗教建築下的石雕、木雕、泥塑,如:石獅、龍柱、斗拱、雀替、神像,乃至剪黏……等,已成為台灣傳統雕塑的典範。這套在營造匠師體系中傳承的雕塑傳統,到了日治時期,由於新式學院教育的興起與西方寫實思想的引入,逐漸成為潛伏於社會底層的民間匠藝;台灣雕塑的典範地位,也轉移到一些具有改革思想的年輕人身上,黃土水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黃土水(1895-1936),生於台北大稻埕,父親是一位製造人力車的工匠。由於父親早逝,黃土水乃和母親隨著兄長一起生活 。童年時代的黃土水,經常徘徊在台北大稻埕的佛像店,觀看雕刻師父的工作 。1915年,他自台北國語學校畢業,由於在作業展覽會上提出一件傳統人物雕刻,引起校長看重,之後就由民政長官推薦他前往日本東京美術學校進修 。

    1920年,他的作品入選當時日本美術最高權威象徵的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成為第一個入選該展的台灣人,以後並連續多次入展 。

    不過,這位充滿才華的年輕人,當他接受記者訪問時,對台灣的傳統藝術,尤其是寺廟中的各式神像雕刻,提出了強烈的批判。他認為:這些供奉的各式人像雕刻,都是些「頭與身軀同大,像個怪物」的作品;即使是屋脊上的「剪黏」,門聯間張貼的版畫,或佛閣中的彩繪,也都被他批評為:「三毛錢都不值」、「珊窱L聊的東西」、「好似小孩子塗鴉、落伍的東西」、「騙小孩般的艷麗色彩」 。

    這位日後被譽為「台灣新美術運動先驅」的藝術家,在思想、態度上,似乎是將「傳統」徹底的揚棄;但情感上,他卻對這塊出生的土地,有著另一份割捨不下的感情。他在一篇題名為〈出生於台灣〉的文章中,深情地寫道:

    ....台灣絕對不是內地人所想像的蠻荒之地。只要曾經去過台灣,便會同意,台灣實在是難得的寶島。例如,比內地的富士山高出釵h的新高山(玉山)、シルビや、以及秀姑巒等諸峰,其他蜿蜒貫穿南北的中央山脈的高峰峻嶺,都具有自然的峻美,西部平原丘陵之間流動著數十條河川,翠綠的茶園瓜圃美如畫境。中部則綠色的稻波如浪,南部種植甘蔗田,還有高大的檳榔樹、茂盛的榕樹、林投樹林,還有竹林、鹽田、魚塭等。山裡盛產金、煤等礦產,以及木材、樟腦等,實在是南方的寶庫。而且四季常夏、草木茂綠,初春時嫩綠的垂柳和暗青的松杉下,爛漫的桃花爭妍;夏天則在恆(應為「亙」)古湛藍、點點柔細水草的日月潭上泛舟;秋天到淡水河邊欣賞夕陽五彩的景色;冬天蜿蜒的中央山脈,雪覆輓菾狙p峻嶺,尤其是一秀拔群山的新高山的雄姿,確實美麗壯觀之至。西方人嘆稱台灣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實在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台灣島的山容水態變化多端,天然產物也好像無盡藏般,故可以稱為南方的寶庫,可比為地上的樂園,此決(應為「絕」)非溢美之詞。

    正是這份對土地的深情,成為他創作的一股重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