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道教神像的視覺表現研究─以三級以上古蹟廟宇為例

  • 台灣道教神像的視覺表現研究─以三級以上古蹟廟宇為例
    出版日期: 2006-05-17
    刊登日期: 2006-05-17
    編著者: 鄧詩豪
    頁碼: 16
    裝訂規格: 0
    內容: 摘要
    無論是早期移墾台灣先民自閩、粵等祖籍地帶來之當地神像,甚或現今所雕造之神像,一直是人們信仰崇拜及心靈祈求之寄託。神像藉由外在形式與色彩,表現出神靈的特質。本研究以文獻中對道教神像的記載,並以台灣地區內政部所定三級以上古蹟廟宇中的道教神像為調查對象,來探討道教神像的視覺表現方式與代表意義。經調查整理研究後,在視覺表現上可歸結下列幾種情形:(1)對自然界崇拜的擬人化。(2)對傳說對象的擬人化。(3)服飾與配件與神像身份的配合。(4)協侍神像均為立姿且手皆持物。(5)神像加披神衣。(6)大量使用金色於神像上。
    一、前言
    先民移墾臺灣,最早始於三國時期,到了明末清初達到極盛,來台的漢人以福建和廣東兩省最多。來台墾植之初因必須面臨航海安全、瘟疫疾病、番害等問題,為求得心靈的寄託,於是將祖籍地的宗教信仰帶到台灣,隨著歷史的演變而發展出台灣的民間信仰。根據阮昌銳所著《中國民間宗教之研究》一書中,提到台灣的民間信仰是以遠古的泛靈信仰為基礎,再融合儒、釋、道三家,成為一種綜合性的宗教1。在三個主要宗教中,道教對台灣民間信仰的影響非常深遠,就寺廟的數量而言,根據內政部在2004年統計:國內登記有案的寺廟總數為11384座,其中道教廟宇有8932座,佔總數的78.46﹪2,是所有宗教所佔的比例最高的。
    早期先民從大陸帶來神像供奉膜拜,最初供奉在自己家中或簡陋的廟中,等到生活較為安定後,再由眾人集資興建較好的廟宇。廟宇中的神像,除了是信仰者膜拜的對象外,更成為傳達神靈本身內涵與特質的重要角色。神像的外在形式與色彩,可以區分其所具備的身分、階級、職司以及個性與性別等。本研究欲探討廟宇神像之外在表現形式與色彩使用方式在民間宗教上所呈現視覺傳達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