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原住民藝術「歷史化」的限制:國家博物館知識分類治理術中的時間秩序

  • 115
    原住民藝術「歷史化」的限制:國家博物館知識分類治理術中的時間秩序
    出版日期: 2019-01-01
    刊登日期: 2019-01-02
    編著者: 盧梅芬
    裝訂規格: 0
    內容:

    摘要

    「臺灣美術史」研究與大型展覽,至1990年代達一高峰。惟臺灣原住民藝術出現在「臺灣美術史」研究中,主要是在殖民前的階段,並依族群與器物分類介紹原住民藝術,具有架構出臺灣美術史「完整性」之「前端」的象徵性。另一種敘事方式則是漢人與原住民分開談,原住民藝術現象從「傳統」跳到「當代」,且大多著重於1990年代以後,呈現一種時間上的「中斷的連續性」。

    本文研究問題為產生此「中斷的連續性」現象的限制?以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知識叢結」(complex),以及班奈特(Tony Bennett)(1995)的「展示叢結」(exhibitionary complex),探討國家博物館建制與一整套知識(考古學、人類學、歷史與藝術史等),如何建構了一個時間上的事物與人類的秩序,以及如何將原住民藝術安插進國家歷史中,但又處於我群與他者的「時間的區隔」,形成一種時間上的「中斷的連續性」。

    研究範圍為國家博物館知識分類體制發展歷程中的原住民藝術,以及國立級與市立級美術館將原住民藝術納入藝術史的行動。研究目的為促進原住民藝術與主流藝術史接軌,公民的歷史認識才有機會投入到對話關係。結論提出,「共再生的記憶」不僅只是各種分類的同時存在,更包括我群(殖民者)與他者(原住民)的「共存」。而「共存」、「共再生的記憶」,需透過檔案資料,才能再現原住民現代經驗,尤其殖民現代性糾葛的歷史脈絡,而不僅是作品的美學欣賞;主要以美術品再現歷史的展示條件設定,將使美術品比例偏低的原住民居於再現的弱勢地位

     

    關鍵字:知識叢結、展示叢結、接觸地帶、原住民藝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