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從「近代」到「當代」:臺灣美術史分期的再思考

  • 115
    從「近代」到「當代」:臺灣美術史分期的再思考
    出版日期: 2019-01-01
    刊登日期: 2019-01-02
    編著者: 蔣伯欣
    裝訂規格: 0
    內容:

    摘要

     

    從「近代」到「當代」,並非意味著歷史向前的線性發展。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探討臺灣美術分期的年代學,首先必須將歷史經驗懸置起來,從觀念的角度,也就是當代的時間意識論起。

    以文化體系的角度而言,美術的核心價值在於其真確性(authenticity)。然而自1960年代現代主義藝術的終結以來,美術館一度成為觀念藝術與機制批判的對象,真確性的消逝,已成為不可復返的趨向。1990年代以降,藝術史與美術館體系在全球化與當代藝術的影響下,近年來又有全球藝術史(global art history)的架構,以多重現代性(multiple modernities)或另類現代性(altermodernity)等角度,反思現代藝術史的時間觀。

    針對中文世界晚近出現的「近現代」一詞,本文將近現代藝術史(modern art history)的分期及其時間意識,視為一漢字圈的思想史課題重新把握。首先將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藝術史學的幾位奠基者出發,檢視藝術史家沃爾夫林(Heinrich Wölfflin, 1864-1945)、黎格爾(Aloïs Riegl, 1858-1905)等人的再現形式與風格分析方法論。作為某種現代的產物,現代主義將風格與歷史視為同一的線性發展,構成了「近現代藝術史」書寫矛盾的雙重性。相對地,沃爾堡(Aby Warburg, 1866-1929)提出的情念形式(pathos formel),則是藉由圖像的遷徙(migration),從一次大戰後文化倖存的混沌中,拯救死後記憶的再生(Nachleben)。

    沃爾堡的方法,提供了我們從當代情境下重新看待臺灣「近現代美術」的視角。歷經長期殖民與戒嚴的臺灣,經歷了多次對生命記憶的剝奪,「近現代美術」已成為滯留沈入過去而形成的後像(afterimages),只能以事後操作的後遺性,來捕捉記憶圖像的軌跡,此時需要凝視黑暗的勇氣,也就是當代性。在大敘事終結的「後歷史時代」,現代主義遭遇當代藝術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之後,臺灣近現代美術逐漸喪失了連結當代課題的論述能力,拯救存留的圖像記憶,已是刻不容緩的行動。

    是以我們必須對「近現代」概念的知識體系,展開問題化的重構。在面對殖民現代性所打造的精神構造時,不能逕以藝術史相似性的實證邏輯,將現代藝術流派在本地的無序、倒錯與空缺,視為對殖民母國現代主義的模仿與複製,毋寧是基於主體在此時此刻對於過去的重建、翻摺與再造。本文將以現代藝術的轉譯來檢視主體化的過程,將先從戰前「近代美術史」的成立,乃至於戰後至1970年以前譯介到臺灣的現代藝術論述,如巴爾(Alfred H. Barr, 1902-1981)、里德(Herbert Read, 1893-1968)、葛林柏格(Clement Greenberg, 1909-1994)的論述系譜,考察現代繪畫在臺灣殘留的思想軌跡。最後,本文將藉由此一架構,從辯證當代性(dialetical contemporaneity)的角度,比較可能的藝術家、國際間現代美術館的轉型經驗,分析臺灣「近現代美術」如何與全球當代性接軌,嘗試提出重建臺灣藝術史的可能方案。

     

    關鍵字近現代美術、現代性、現代主義、現代繪畫、錯時性、後像、殘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