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美術館 梁永斐 館長
館長的話 / 理念
國立臺灣美術館是亞洲最大美術館,除了具有最豐碩的臺灣藝術文化資產、典藏及研究基礎外,近年更負「重建臺灣藝術史」、「美術園區升級」等重任,是中部地區最璀璨的文化指標。開館30多年以來,每年都吸引無數的國際遊客,而美術館鄰近的廣闊腹地,也發展出別具特色的藝文生活圈,是在地城市居民重要的美學休閒育樂場域。
臺灣重要前輩藝術家林玉山先生的作品《蓮池》,是臺灣近現代畫家的第一件國寶作品,也是國美館的鎮館之寶。其創作的核心理念是「以自然寫生為基礎」,透過敏銳的觀察,紮穩基本功,最後再「以創作的美」補足生態與神韻,提煉出物我兩忘的境界。我期許自己將這樣動人的創造力與生命力帶入國美館,讓所有藝術創作在這裡得以百花齊放。
我期待所有來到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民眾,都能夠透過藝術感受無邊際的美,開啟新的視野與無窮盡的想像力。未來,除了在美術專業上提供更多元的策展創意,也將著重數位化與行銷推廣,擴大加值館內外的服務,建立起民眾藝文學習體驗的優質平台,開啟良好的對話交流空間,以便民、親民、仁民的方式使藝術零距離,將國家美術館的豐厚資源向下紮根,並與各層級學校、館所進行合作及策略聯盟,使「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地成為大家日常生活與學習不可或缺的一環。
我一路從單純的藝文愛好者,到書法藝術創作者,從沒想過還有機緣成為國立臺灣美術館的館長。對我言是一項重大的挑戰,然而,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只能全力以赴,開闢疆土,完成使命。珍惜與所有同仁們的緣分,我會用謙卑的心,與同仁手牽手心連心,以「共願、共信、共力、共鳴、共好」的五共願景,和國美大家庭共同建立起專業、積極、具有活力的幸福組織。同時,我也將策略性的整合不同社群組織與各界資源,為國美館開啟傳承與創新的面貌,並進一步跨域合作、強化國際文化交流,讓世界看見臺灣的藝術創作能量。
接下來,我將以30多年來的專業文化行政工作經驗出發,同時不忘保有藝術創作者的彈性思維,理性與感性兼重地以「好心情、好工作、好團隊」三好精神,與同仁共同打造一個優質坦誠的工作團隊,讓在國美館的每一天,都能以三好精神充實有效的完成任務「七大目標」的政策理念。
三好精神
一、好心情
培養樂觀、積極、主動、去執、無我、優點、行動、自得、予之的工作態度,掌握心情豐富生命,令每秒都喜樂、慧命無窮。
二、好工作、好(ㄏㄠヽ)好工作、好好工作
認同在國美館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以歡喜做、甘願受的精神,與時俱進的精進工作思維與策略,並在個人成長同時,不忘成就他人。一同創造令人安心、具有前瞻力、能集體共力、不吝讚美,成就理想自我的工作場域。
三、好團隊
(一)「打破藩籬」與「打破框架」的團隊
(二)「集體學習」與「專業對話」的團隊
(三)「無私熱情」與「謙卑自省」的團隊
(四)「溝通無礙」與「共享生命」的團隊
(五)「洞察機先」與「預見未來」的團隊
(六)「有效授權」與「集體領導」的團隊
(七)「自我察覺」與「自我管理」的團隊
(八)「開發自我」與「造就人才」的團隊
(九)「高EQ」、「高共鳴」、「高效能」的團隊
五共精神
一、「共願」:願意付出、共同願望、願景
二、「共信」:有信心、彼此信任
三、「共力」:團結一致,齊心前進
四、「共鳴」:心意交會、不必言語
五、「共好」:個人好,團隊好,內部顧客與外部顧客共同稱讚的好團隊
七大目標
一、診斷把脈,解決問題
二、軟硬兼進,提升效能
三、加值運用,跨界創新
四、建構藝史,深耕臺灣
五、國際交流,看見臺灣
六、同業異業,資源無窮
七、攜手共創,藝術經濟
經歷
民國107-109年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
民國106-107年 文化部參事
民國104-106年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
民國104年 文化部參事
民國98-104年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副處長
民國97-98年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專門委員
民國96-97年 臺北市體育處處長
民國94-96年 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主任
民國93-94年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專門委員
民國89-93年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督學
民國87-89年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科長
民國85-87年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專員
民國81-85年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股長
民國79-81年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科員
民國76-79年 臺北縣板橋市江翠國民小學教師
民國71-76年 臺北縣貢寮郷貢寮國民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