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美術館前身為「臺灣省立美術館」,當時臺灣省政府秉持中央加強文化建設之政策,基於省民需求及藝術界人士建言,於民國69年2月8日於林主席洋港主持的會議中決議設立。民國77年6月開館營運,隸屬於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民國86年5月改隸臺灣省政府文化處,於88年休館進行館舍整建。同年7月因精省決策,再改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101年5月20日改制為文化部),並更名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成為國內第一座國家級美術館。
舉辦「數據光景——2023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於戶外園區、U-108 SPACE展覽室。
舉辦「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於102-107展覽室、202-205展覽室、大廳、美術街、美術館內畸零地空間。
舉辦「臺灣兒童藝術基地」開幕暨「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揭牌儀式。
舉辦「中華民國第二十屆國際版畫雙年展」於301、302展覽室。
本館主辦、韓國水原市立美術館策劃、荷蘭在臺辦事處合作,舉辦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個展「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於101展覽室。
本館「臺灣兒童藝術基地」互動體驗空間自07/23起試營運
廖仁義館長接任本館第10任館長,與梁永斐館長辦理交接,並由文化部蕭宗煌次長監交。
本館舉辦「光‧舞弄‧影──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於戶外園區、U-108 Space展覽室辦理。
本館與文化內容策進院共同推出5G VR Cloud 未來娛樂串流體驗的示範場域於本館水牛廳。
本館舉辦「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於本館戶外廣場、大廳、時光天井、102-107展覽室、美術街、202-205展覽室辦理。
本館「兒童美術教育領航中心-服務學習大樓」正式揭牌啟用,並舉辦「叩叩!歡迎光臨『藝』世界」揭牌派對及「月來樂美—中秋聚國美草地音樂市集」。
本館舉辦「國美33慶 藝起前行!」館慶系列活動,共辦理「集思.募名而來命名票選」、「跨界.動感藝術導覽直播」、「+1.藝術好禮送」等活動。
本館於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舉辦「第17屆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展覽「臺灣郊遊-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畫」。
本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舉行開館典禮,並於4月20日正式對外開放參觀。
本館首次與全臺3間美術館及4所大專院校合作辦理10場「臺灣藝術家經典巡迴講座」。
本館舉辦第二屆「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於廣場玻璃帷幕、入口二樓戶外平台、E亭、美術館前方草坪、空橋等戶外空間。
梁永斐館長接任本館第9任館長,與梁晋誌代理館長辧理交接,並由文化部李永得部長監交。
本館舉辦「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於101-108、202展覽室、大廳、美術街、戶外廣場。
本館舉辦「中華民國第十九屆國際版畫雙年展」於102、202展覽室。
本館舉辦「一〇九年全國美術展」於103-107、203-205展覽室、美術街。
本館與交通部觀光局、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合辦「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於本館正面外牆玻璃屏、迎賓廣場、E亭、星光草原、空橋等戶外空間,與室內201展廳等。
本館舉辦「2019亞洲藝術雙年展──來自山與海的異人」於大廳、102-108展覽室、美術街、202 -205展覽室。
本館與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美術館共同主辦「透視假面:甜楚現代性」,於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美術館(Museum Centre “Ploschad Mira”)展出。
本館舉辦31週年館慶系列活動「國美慶 蛻變31」於演講廳。
本館舉辦「一○八年全國美術展」於103-107、203-205展覽室、美術街。
文化部與臺中市政府於臺中市政府州廳草坪共同舉辦「回家──國美館臺中州廳園區合作簽署暨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館藏捐贈記者會」。
林志明接任本館第8任館長,與陳昭榮代理館長辦理交接,並由文化部蕭宗煌次長監交。
本館與國立故宮博物院、東京富士美術館、奇美博物館合辦「花之禮讚──四大美術館聯合大展」,於101、102展覽室、水牛廳、時光天井展出。
本館舉辦「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於103-107、201、202展覽室,大廳、美術街、E亭、星光草坪、大門廣場。
本館舉辦「隱形的吶喊:2018倫敦設計雙年展(臺灣館)」於英國倫敦薩默賽特府。
蕭宗煌館長榮陞文化部政務次長,由陳昭榮副館長暫代館長職務。
本館「回望—臺灣攝影家的島嶼凝視 1970s-1990s」赴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展出。
本館舉辦「中華民國第 18 屆國際版畫雙年展」於 102、201、202 展覽室。
本館舉辦「藝流聚合 30 年 國美館歡慶半甲時光」系列活動,並推出多款紀念商品,迎接 30 週年館慶。
本館舉辦「107 年全國美術展」於 103-107展覽室、203-205 展覽室、美術街。
本館舉辦「第16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活在宜蘭:連結山海水土』」於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
本館與比利時皇家美術館共同主辦「2050,未來簡史」展。
本館藝術銀行與駐美國經濟文化代表處臺灣書院合辦「在雙橡園遇見臺灣當代藝術 (Meet Taiwan Contemporary Art at Twin Oaks)」展於美國華盛頓雙橡園(The Twin Oaks Estate)。
本館舉辦中華民國第 33 屆版印年畫「旺福迎春──狗年年畫特展」。
本館《國美藝誌》季刊創刊。
本館舉辦「共再生的記憶:重建臺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暨論壇」。
本館與英國文化協會、國立臺灣博物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友善平權委員會合辦「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英國與臺灣的博物館實踐」活動。
本館舉辦「聚合‧綻放──臺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常設展。
本館舉辦「關鍵斡旋──2017 亞洲藝術雙年展」。
本館舉辦「畢卡索:想像中的人物肖像──美國德州麥卡倫國際藝術與科學博物館館藏國際交流巡迴展」。
本館配合解嚴 30 週年紀念活動策畫舉辦「記憶的交織與重疊──後解嚴臺灣水墨」展。
本館舉辦「國美慶 29 閃耀藝整年」29 週年館慶系列活動。
本館舉辦「106 年全國美術展」。
本館舉辦「萬無引力──英國 FACT 科技藝術交流展」。
本館舉辦中華民國第 32 屆版印年畫「吉年好運到──雞年年畫特展」。
舉辦「一座島嶼的可能性──2016 台灣美術雙年展」。
舉辦「銀鹽世代──尋找歲月靈光 臺灣攝影家原作展 1890s~2015」。
舉辦「中華民國第十七屆國際版畫雙年展」。
舉辦「一○五年全國美術展」。
舉辦「日本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
本館榮獲第8屆政府服務品質獎。
本館舉辦「臺灣再製:常民構築──第 15 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展於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
舉辦新典藏庫落成啓用暨「寶庫解密-典藏保存維護特展」開幕式。
新典藏庫落成祭拜謝土。
舉辦「造動──2015亞洲藝術雙年展」。
舉辦「卸新任館長交接典禮」。(黃才郎卸任,蕭宗煌接任)。
舉辦「國美27‧繽紛出擊」2015館慶活動。
舉辦「104年全國美術展」。
舉辦「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台灣站」。
本館以「藝術銀行創新服務計畫」參獎「第7屆政府服務品質獎」之「服務規劃機關」類「標竿服務獎」 ,榮獲入圍,國家發展委員會評審委員蒞臨藝術銀行營運總部辦理實地決審作業。
本館以「典藏當代.美好生活」為主題,參加「2015臺灣國際文化創意博覽會」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 展示本館典藏加值運用、推動藏品應用授權之成果。藝術銀行亦以「Arts, Give Me Fine! 藝術銀行.品味生活」為主題參展。
舉辦「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
本館提報典藏品暫行分級國寶暨重要古物(藝術作品類),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本館三樓會議室召開專案小組實物勘察會議。
本館與聯合報系、東京瑪莉羅蘭珊美術館共同舉辦「唯美.巴黎-羅蘭珊畫展」。
舉辦「形象吉祥物競賽頒獎典禮暨記者會」。
舉辦「台灣報到-2014台灣美術雙年展」。
舉辦「界:台灣當代藝術展」於美國康乃爾大學強生美術館。
舉辦「中華民國第16屆國際版畫雙年展」。
舉辦「國立台灣美術館形象吉祥物設計競賽」活動。
舉辦「國美26.愛你一世」2014館慶活動。
舉辦「國立台灣美術館形象吉祥物設計競賽」活動。
舉辦「家中的小城市:台灣製造-第14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展於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
舉辦「奇幻視界:2014國際科技藝術展」
「藝術銀行‧開戶」營運總部開幕活動。
舉辦「返常—2013亞洲藝術雙年展」。
本館策劃「凝視自由:台灣當代藝術展」於塞爾維亞共和國佛伊弗迪納當代美術館。
舉辦「超級關係-2013國際科技藝術展」。
舉辦「102年全國美術展」。
舉辦「國美25.愛你一生」2013館慶活動(提前慶祝)。
本館與首爾市立美術館共同舉辦「轉動藝臺灣」展於韓國首爾市立美術館展出。
舉辦「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31~1940──二年級生」展。
舉辦「東尼‧克雷格雕塑與繪畫展」。
接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出版計畫。
舉辦「美麗新視界-2012第8屆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舉辦「『TEA BREAK-集體智慧』2012國際科技藝術展。
舉辦「台灣報到-2012台灣美術雙年展」。
於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舉辦「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地理啟蒙(Architect / Geographer ─ Le Foyer de Taiwan)」。(8/26開幕)
舉辦「國美無雙II-館藏精品常設展」。
舉辦「101年全國美術展」。
舉辦「中華民國第15屆國際版畫雙年展」。
上級機關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改制為文化部。
舉辦「M型思維─2011亞洲藝術雙年展」。
開辦「全國美術展」,首展「100年全國美術展」。
舉辦「國美無雙―館藏精品常設展」。
於中國北京市中國美術館舉辦「複感.動觀-2011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
於匈牙利路德維格現代美術館舉辦「台灣響起-難以名狀之島」展(Taiwan Calling─Elusive Island)。
於匈牙利布達佩斯藝術館舉辦「台灣響起-超隱自由」展(Taiwan Calling─ The Phantom of Liberty)。
於日本相田光男美術館舉辦「浮世山水─台灣藝術心貌」展。
舉辦「2010第7屆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於中國廣東美術館舉辦「感官拓樸:台灣當代藝術體感測」展。
舉辦「台灣報到-2010台灣美術雙年展」。
於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舉辦「第12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休息中:台灣當代的空間變異性」。
於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舉辦「複語‧腹語─台灣當代藝術展」。
舉辦「中華民國第14屆國際版畫雙年展」。
出版「臺灣美展80年」臺灣美術研究套書。
舉辦「觀點與『觀』點-2009亞洲藝術雙年展」。
於波蘭國立科拉克夫美術館舉辦「走向當代:台灣國際版畫雙年展得獎精品展(Past to Present-Award-winning Works of the Taiwan International Print Exhibition)」。
黃才郎接任第六任館長。
館長薛保瑕歸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由張仁吉接任代理館長。
於中國廣東何香凝美術館舉辦「非 20度C─台灣當代藝術的『常溫』影像」展覽。
於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舉辦「第12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休息中:台灣當代的空間變異性」。
創辦「臺灣美術雙年展」,首展「家─2008台灣美術雙年展」。
舉辦「2008第6屆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於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舉辦「第11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夜城(Dark City)」
舉辦「中華民國第13屆國際版畫雙年展」。
本館館舍空間榮獲「台中市都市空間設計大獎」。
與韓國光州美術館締結為姊妹館。
創辦「亞洲藝術雙年展」,首展「食飽未?─2007亞洲藝術雙年展」。
設立「數位藝術方舟──數位創意資源中心」。
設立「影音藝術廳」。
接辦「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舉辦「2006第5屆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於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舉辦「第10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樂園重返:台灣的微型城市(Paradise Revisited: Micro Cities &Non-Meta Architecture in Taiwan)」
接辦「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舉辦「中華民國第12屆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
館長林正儀卸任,由薛保瑕接任第五任館長。
林正儀接任第四任館長。
出版「臺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
館長李戊崑缷任,由副館長蕭銘祥接任代理館長。
於義大利威尼斯普奇歐尼宮舉辦「第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繁殖計畫:從臺灣臺南到義大利威尼斯〈Taiwan:The Interbreeding Field〉」
出版「臺灣美術丹露叢書」。
接辦「中華民國版畫暨素描雙年展」。(自第11屆起)
於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舉辦「第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2050願景臺灣:下一出口〈2050 Vision Taiwan-Next Exit〉」
李戊崑接任第三任館長。
館長倪再沁缷任,由李戊崑接任代理館長。
接辦「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展覽。於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舉辦「第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生命城市〈Life City〉」
臺灣省立美術館改隸更名為現名「國立臺灣美術館」。
倪再沁接任第二任館長。
首任館長劉欓河退休,由黃國漢接任代理館長。
園區雕塑揭幕。
園區碑林廣場落成揭幕。
接辦「中華民國版印年畫徵選活動」。(自第5屆起)
接辦「臺灣省全省美展」。(自第44屆起至第53屆止)
與哥斯大黎加共和國國立美術館締結為姊妹館。
與法國敦克爾克現代美術館締結為姊妹館。
館舍落成開館營運。
劉欓河擔任首任館長。
發行館刊《臺灣美術》季刊及《館訊》月刊。